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20257月上旬,佛山大学数学学院智爱同行银智童航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陈广城及石湾镇榴苑社区居委会等多方支持下,围绕少儿科普、老年关怀、智能助老、非遗传承四大维度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专业所长服务地方发展,用青春力量书写责任担当。

数智焕陶韵 赋能非遗文化新传承

7月1日至2日,实践团响应数字中国与文化强国战略,联合佛山市石湾文旅办启动数旅陶乡 气韵飞扬非遗数据研学计划,探索石湾陶艺复兴之路。

成员们先后走访南风古灶、石湾陶艺博物馆、公仔街、八号艺术码头等核心地标,通过出口调研+场景观察+建模分析形式,围绕游客行为、消费偏好、文化体验等维度收集数据。结合数学专业所长,运用数据建模、可视化分析等方法,挖掘传统工艺数字化传播路径与转化模式。

在石湾陶瓷博物馆,成员们系统了解陶艺发展脉络,感受历代陶塑精品的匠心魅力;在南风古灶,触摸龙窑匣钵,体会五百年烧造历史的厚重。实践团队长陈颖敏表示:用统计与大数据技术为景区优化提供支撑,让我们更坚定用数学赋能文化传承的初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石湾陶艺博物馆

智助银龄潮 数字课堂架起时代桥梁

7月1日至4日,实践团在佛山禅城图书馆开展助老智能潮行计划,开设长者智能潮学班,围绕手机基础操作、社交软件、移动支付、反诈骗等九大领域开展教学。

课程由佛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主讲,运用AI技术(如deepseek)生动呈现课程内容,通过讲练结合让老人实操掌握抖音使用、导航出行、视频创作等技能。针对反诈骗教学,成员们创新编排反诈小节目,以表演形式强化记忆;结课前,还与老人一同学习抖音手势舞并用AI剪辑发布,课堂氛围其乐融融。

本次潮学班圆满结束,团队相信,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处境,积极为他们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为老人群体做出贡献,老年人终能够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享受到时代的真正红利。

图为实践团成员指导老人使用手机

走访送关怀 关爱独居老人暖人心

7月3日下午,实践团联合榴苑社区居委会开展独居老人走访慰问活动。结合前期调研与社区建议,实践团为老人们准备了食用盐、抽纸、挂面等贴合日常需求的生活物资,详细询问生活状况。

慰问中,成员们以拉家常方式了解老人饮食起居与健康情况,协助完成养老金注册认证、禅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格年审认证等事项。交流后,大家分工打扫卫生,关注老人生活细节。当发现陈婆婆擅长缝纫,成员们主动交流,在赞叹其手作衣物中营造温馨氛围;为谭婆婆打扫后,成员们特意采购易消化食材,熬粥、包饺子、做时蔬,陪老人共进晚餐,欢声笑语中传递暖心关怀。

此次活动不仅为独居老人送去物质与精神慰藉,更是实践团落实百千万工程民生服务要求的生动实践。

图为实践团成员上门拜访老人

科普进校园 点燃少儿科学梦

7月7日至11日,实践团走进石湾第一小学,开展为期五天的暑假爱心托管研学班,为学生们带来五节围绕压强、浮力、磁力、电磁和静电展开的科学实验课。

课前,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反复调试实验器材,确保课堂展示精准生动。课堂上,讲师们以生活实例引导互动,通过简易吸尘器吸纸屑”“鸡蛋浮盐水”“悬浮魔术等趣味实验点燃学生好奇心。学生们全程热情高涨,踊跃提问、专注实践,从实验成功的欢呼到主动分享发现,充分展现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实践团成员分工明确,讲师深入浅出讲解知识,志愿者协助分发器材、答疑解惑,助力每堂课程圆满完成。

课程结束后,石湾第一小学谭明颖校长为实践团颁发荣誉证书,称赞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学生完成实验

实践活动虽已落幕,但实践团的青春足迹深深烙印在石湾大地。从激发少儿科学兴趣到关爱老人生活,从助力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到为非遗注入数智活力,佛山大学智爱同行银智童航实践团以专业+实践+地方需求的融合模式,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温暖而坚实的青春动能,书写着青年服务社会的新篇章。

点赞(400)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