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7月16日电(通讯员 肖卓然) 春光小学礼堂的射灯骤然亮起,十岁男孩陈嘉铭手中的铁枝木偶"关羽"突然刀柄滑脱!全场倒抽冷气的刹那,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员一个箭步上前,三根钢线在指尖灵巧翻飞,坠落的青龙偃月刀竟在半空划出惊虹弧线——这场潮州铁枝木偶非遗传承课,以惊心动魄的"救场"拉开序幕。30名小学生的瞳孔里,三百岁的木偶正借青春之手重获新生。
当特制的透明教学偶被拆解置于投影仪下,隐藏的时光密码震撼全场:檀木头颅内32处榫卯精密咬合,马尾发丝穿透颅骨植入八百余次,腰腹钢线牵动着膝弯铁环的致命弧度。"纪录片里陈爷爷的手像老树皮,可给木偶点睛时稳得像手术师!"六年级林薇指着屏幕里非遗传承人陈培森颤抖却精准的笔尖——朱砂痣落进瞳孔的刹那,满堂童声自发爆发出掌声。这份"十年磨一偶"的匠魂,在空调嘶鸣的现代教室砸出深沉回响。
实操区的钢线森林突然绞成死结。五年级王灏组的"穆桂英"因力道过猛劈叉僵直,实践队长陈屿俯身轻托孩子手腕:"想象你在帮木偶呼吸!"三十双小手在三小时的高频震颤后渐入佳境,当《樊梨花征西》鼓点炸响礼堂,亚克力材质的实验版木偶竟在00后手中翻出空旋。窗边督战的陈培森突然摘镜抹泪:"老规矩说传男不传女,可今天女孩们操控的佘太君比我当年还飒!"
散场灯光渐暗,陈嘉铭仍攥着"关羽"不肯松手。特制追光下,那具曾坠落的木偶在他掌心完成惊艳逆袭——俯身拾刀、旋腕横劈,行云流水宛若神降。"重吗?"守候全场的陈培森轻声问。男孩举起通红却稳定的手臂:"钢线刚扎手时像举哑铃,现在...现在像它在牵着我动!"老人将祖传刻刀按进孩子掌纹:"当木偶的重量从胳膊移进心窝,神明就醒了。"三十具木偶被郑重收回丝绒戏箱,三十粒非遗火种已在潮汕少年的血脉中奔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