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7月15日电(通讯员 肖卓然) 夏蝉嘶鸣的午后,春光小学礼堂惊现微型"审判庭"——五年级的许婧身着儿童版法袍,法槌敲响刹那,全场屏息。佛山大学法学院"法润凤城"实践队将课桌改造成审判席,一场由00后全程主导的模拟法庭正在上演校园宠物兔伤人案庭审。当"被告"刘子轩憋红脸争辩:"原告没拴兔绳也有责任!"旁听席爆发出热烈掌声。

藏在童话剧里的法律攻防战。 实践队员为案例注入少年思维:将枯燥的《民法典》第1245条转化为"校园宠物兔咬伤同学纠纷"。"审判长"全程自主把控流程——"原告律师"展示用黏土捏成的伤痕证据,"被告"当庭播放自拍视频证明确系逗兔引发。当双方就"监护责任"辩论白热化,法律指导员通过耳麦提示关键法条,小法官立即裁定:"传唤目击证人佩佩出庭!"

当法槌第三次落下,"审判长"宣读的判决书惊现专业术语暴击。 "根据过错相抵原则,原告承担30%责任..."实践队预设的"孩子无法理解"被彻底推翻。原来队员提前将《民法典》漫画手册藏在"卷宗"内页,孩子们庭前已自发研读。更令人惊喜的是书记员陈桐当庭展示的速记本:用奥特曼符号标注争议焦点,以手绘时间轴厘清事件脉络。

闭庭时法律生为小法官佩戴特制"正义天平勋章",校长轻抚勋章浮雕感慨:"当《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课本走入'真枪实弹'的辩论,法治意识才算完成了肌肉记忆。"实践队长翻开被画满注脚的剧本:"今日烙印在孩子心头的不是冰冷法条,而是带着体温的程序正义。"此刻,二十四套迷你法袍正在整理入箱,而二十四粒法治火种已在潮汕少年的思维土壤里破壳而生。

点赞(733)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