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7月15日电(通讯员 肖卓然) 当四年级的陈桐把手指按在诗稿签名处,鲜红印泥如花瓣绽开——春光小学礼堂正进行一场特殊的"诗人认证礼"。佛山大学法学院"法润凤城"实践队铺设十米诗卷,孩子们独创的"月亮是天空的创可贴""韩江给夕阳镶金边"等诗句在晨光中流淌。这场名为"童心诗语"的诗歌行动,让法律人以文学为舟驶向童真彼岸。

创作风暴席卷课堂。 "试试通感魔法!"队长林薇举起荔枝启发学生:"它的甜味是什么形状?"小手们争相挥舞:"是刺猬滚进舌头的球!""是外婆皱纹里的糖!"实践队员以五个感官训练法拆解诗意生成:用《四季之美》图册触发灵感,借定格动画具象化"春风剪刀",当六年级王灏写下"榕树气根在偷听蝉鸣",《著作权法》启蒙教育顺势切入。

版权意识觉醒时刻藏在指纹里。 法律专业队员展示原创诗稿被抄袭的案例漫画,引出关键三问:"如果别人偷走你的诗句怎么办?""模仿和抄袭的边界在哪?"孩子们郑重签署人生首份原创宣言书,给每首诗按下指纹印章,实践队员在"版权守护勋章"贴纸写上创作日期。陈桐捂着手稿宣布:"我的'彩虹风筝'诗要申请护身符!"

诗卷末页定格着三(2)班集体创作的"原创宣言":
「一字一句心血浇,不经我同意不许偷跑。
灵感火花受保护,法律铠甲我们来铸造!」

校长触摸着宣言上密集的小指纹感慨:"当版权意识从维权化为孩子的荣誉感,法治教育才算扎了根。"实践队合起按满红手印的诗册:"今日封存童年诗意,更要守护未来中国原创的星辰大海。"这场诗与法的相逢,在百名孩子心间埋下文化敬畏的种子。

点赞(343)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