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美华)
肇庆市德庆县坐拥丰富的农文旅资源:国家级非遗悦城龙母诞、省级非遗德庆学宫祭祀底蕴深厚,马圩镇、官圩镇的德庆贡柑享誉岭南,构成了“农有特色、文有底蕴、旅有亮点”的乡村发展基底。近日,佛山大学人文学院“薪火之队”深入德庆县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传承、教育赋能、宣传推广等多元举措,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一、深入调研,为贡柑产业把脉问诊
德庆贡柑,以其皮薄肉嫩、汁多化渣、风味浓郁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德庆县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为助力德庆贡柑产业高质量发展,“薪火之队”深入德庆县马圩镇和官圩镇,这两个贡柑种植大镇,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与果农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贡柑种植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果农们的实际需求。他们发现,尽管德庆贡柑品质优良,但在品牌推广、销售渠道拓展以及应对市场波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薪火之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德庆贡柑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他们建议果农们加强品牌意识,通过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德庆贡柑的市场辨识度;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破地域限制,让德庆贡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基于实地调研的精准建议,为德庆贡柑产业突破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也为农文旅融合中“农”的根基筑牢了坚实基础。
图为队员与果园农场主交流叶照霞供图
二、文化传承,守护历史瑰宝
德庆县不仅农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也极为深厚。德庆学宫,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建筑群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内涵;而悦城龙母祖庙,更是岭南地区著名的民间信仰圣地,承载着当地人民对龙母的崇敬与感恩之情,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薪火之队”深入走访了德庆学宫和悦城龙母祖庙。队员们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采访文物保护者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通过设计宣传海报、拍摄短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德庆学宫和龙母祖庙的文化魅力,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为守护德庆县的历史文化瑰宝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
图为龙母牌坊叶照霞供图
三、义教课堂,播撒知识与文化种子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培养德庆县乡村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薪火之队”在当地开展了义教课堂活动。在义教课堂上,队员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将德庆贡柑、德庆学宫、龙母祖庙等本地特色农业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互动游戏、动手实践等形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乡的农业产业和历史文化,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在贡柑主题课堂上,队员们带领孩子们线上观看贡柑调研片,感悟家乡好果的独特优势;在文化主题课堂上,队员们引领孩子们传唱薪火之队自创德庆非遗歌曲,带领孩子们领略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义教课堂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了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种子,为德庆县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培养了潜在的后备力量。
图为孩子们在上贡柑课郑雯予供图
四、宣传推广,提升德庆农文旅知名度
在助力德庆县乡村农文旅发展的过程中,“薪火之队”深知宣传推广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德庆县的农文旅资源,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队员们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德庆贡柑、德庆学宫、龙母祖庙的宣传视频和图文信息,生动展示了德庆县的自然风光、农业产业和历史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同时,“薪火之队”还积极撰写新闻稿件、拍摄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德庆县农文旅资源的宣传覆盖面。通过这些宣传推广活动,德庆县的农文旅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当地农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队员制作的德庆学宫的宣传封面郑雯予供图
佛山大学人文学院“薪火之队”在德庆县乡村农文旅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是高校与乡村携手共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他们以青春之笔,书写了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德庆县的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也将在德庆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