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挖掘红去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7月22日,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青衿致远实践队赴清远市英德市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和主题团课录制。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英德博物馆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基因,馆藏革命文物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峥嵘岁月与光辉斗争史。实践队队员走进英德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故事微视频拍摄和访谈调研,感悟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为英德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队员们站在英德革命史展板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地的斗争历程。从早期农民运动的星火初燃,到北江支队的英勇抗争,再到革命火种的代代相传,每段历史都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英德人民的家国情怀。
图为队员们驻足参观博物馆内著名的北江支队雕塑。雕塑前,讲解员生动讲述着这支队伍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队员们屏息聆听,眼神中满是崇敬,更暗下决心要铭记这段历史,将 “勿忘国耻、奋勇前行” 的信念深植心中。
图为队员们拍摄的博物馆展品。展柜中,英德人民抗战时使用的枪支与子弹静静陈列,锈迹斑驳的枪身、泛黄的弹壳镌刻着岁月痕迹。这些带着硝烟味的展品,是烽火岁月的见证,诉说着英德人民保家卫国的不屈抗争。
图为队员们围着一组英德革命时期的展品热烈讨论,对着锈迹斑斑的武器推测当年的战斗场景。观点交锋间,眼神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原本静止的展品在讨论中仿佛 “活” 了过来,红色记忆也随之变得更加立体鲜活。
图为队员在参观英德市先进模范事迹馆,认真研读模范人物的动人故事。从扎根乡村的扶贫干部,到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卫士,再到坚守岗位的行业标兵,每段经历都让大家深受触动。大家轻声交流感悟,暗下决心要以榜样为镜,将青春力量融入基层实践,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图为队员们在馆内录制主题为“寻迹红色烽火,解码红色文物”的微团课,镜头前的讲述饱含深情。他们以文物为媒,让红色故事跨越时空,让红色基因在光影流转中代代相传,让那段峥嵘历史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图为队员们在采访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了解场馆的运营与管理问题,追问红色教育基地在受众覆盖、互动体验上的短板,希望通过调研梳理问题,为完善基地建设、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贡献青年智慧。
图为队员们在英德市博物馆向青年志愿者发布调研问卷。问卷涵盖红色历史知晓度、参与红色活动频率等内容,旨在精准掌握当地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为后续设计更贴合青年的红色教育活动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图为队员们在英德市博物馆门前的合影。身后的建筑古朴庄重,门前的台阶还留着大家往返参观的足迹。这张照片定格下实践队探寻红色足迹的瞬间,也见证着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