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万众期待的

“粤韵传承 华光盛典”

2025佛山粤剧华光诞民俗系列活动

在佛山粤剧院隆重举行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众参与度极高的民俗盛会

华光诞承载着数百年来粤剧人的

精神信仰与文化传承

从清代史料中的记载

到民间代代相传的护戏传说

续写着千年民俗的温情

华光诞的故事

华光诞是佛山民俗活动中群众参与性最强的民俗活动之一,2013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华光是道教的四大神祗之一,诞期在农历九月廿八日。

清乾隆时陈炎宗编纂的《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乡事志》载有华光诞;清代佛山有十余座华光庙,随城市化进程而无存,近郊至今还保留规模较小的华光庙和小规模的拜祭活动。

▲道光十年《佛山街略》中记载有关琼花会馆和东胜街的内容,可见红船班及其下乡演出的一些情形。

民间传说,华光得道转世,成了正果,被封善王显头官,属南帝。粤剧是南方一大剧种,昔日戏台竹木搭成,又凭木船作交通工具,演戏或交通都极易遭遇火灾。因此粤剧伶人奉华光大帝为祖师,以祈福消灾。

▲晚清时外国人绘制的广府乡镇戏棚戏剧演出的热闹场面。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大戏被称为粤剧。

粤剧界还有一个华光救粤剧的故事:传说某年农历九月廿八,玉帝知道下界正演粤剧,玉帝认为该戏剧亵渎神明,命华光下凡烧毁戏棚。华光觉得并无亵渎神明之意。华光不忍火烧戏棚,遂教艺人于棚顶积生烟之物。玉帝见戏棚上空浓烟弥漫,以为戏棚已烧,不再追究,粤剧艺人遂奉华光为粤剧保护神。早期粤剧行会亦设于供奉华光的琼花宫(庙)里面,名为琼花会馆。会馆供奉华光神像,称之为琼花宫。艺人常在琼花宫(庙)求神保佑,议事并切磋技艺。

▲图为本地班戏行所崇奉的戏行祖师华光帝。戏行每年的祖师诞,必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华光诞庆典包括舞狮、舞龙、抬华光神像巡游等仪式,民众到华光庙参拜,设供品,祈求一年平安。华光庙宫则上演酬神戏,热闹非凡。近年来,粤剧博物馆内的华光诞活动,迎来了省港澳和海外粤剧名家的亲临助兴,这说明华光诞除了延续民间火神崇拜传统外,更重要的是成为了全球爱好粤剧的华人联谊和庆典,对传承发扬粤剧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快跟小编一起

通过下面一组美图

来回顾今天开幕式的盛况吧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点赞(559)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