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7月20日电(通讯员 肖卓然) 晨雾未散的西湖九曲桥畔,十岁的陈浩踮脚将木榫插进斗拱模型,整座微缩开元寺突然在桌案上严丝合缝地立起,围观人群爆出喝彩。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的林薇转动"壶中古韵"游戏盘解说:"这组元代昂嘴斗拱的斜度,正是潮州古建防风抗震的智慧!"孩子们争相拆解鲁班锁构件时,鬓发斑白的老石匠已挤进前排,指着宣传册里的甲第巷祠堂照片惊呼:"这滴水檐兽的断爪纹样,和我家祖宅的竟是同款!"
活动现场俨然成为跨代际的营造工坊。法律生们创新开发的"匠心解谜盒"暗藏巧思——湘子桥亭台模型拆出二十四节气木构件,龙湖古寨排水系统被转译成磁吸拼图。最火爆的当属"飞檐找茬"挑战区:当参与者用放大镜比对清代厝头脊饰与现代仿品差异,志愿者同步讲解《文物保护法》第21条"修旧如旧"原则。穿汉服的姑娘捧着自制的嵌瓷书签感叹:"原以为老房子尽是尘灰,谁知梁枋里藏着几何数学题!"
暮色漫过涵碧楼时,实践队特制的300份《潮州古建丝路手卷》被争抢一空——展开卷轴可见唐代至民国建筑形制流变图,扫码还能听到潮语讲解瓦当故事。文旅局监控中心传来数据:活动期间开元寺客流量激增40%,古建保护志愿者报名通道涌入72份申请。月光下的西湖波光浮动,那些被孩子掌心焐热的木构模型,正如星子落入千年文化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