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婉婷 苏佳涵 廖碧君 毛芳艳)7 月 14 日,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联合百东村党委、村妇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村关工委,共同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以 “秋色文化 + 石器文明” 为双主线的特色文化主题课堂。此次活动旨在深化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引导青少年触摸历史脉络,厚植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图源:红筑湾区青年队) 在秋色文化课堂上,孩子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屏幕上,车灯游行的璀璨灯火次第绽放,孩子们的眼中也映出了点点流光溢彩。小张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秋色文化是佛山人对丰收的深情礼赞,还让他们知晓了扎彩灯、扮故事、赛神台等代代相传的习俗,仿佛让孩子们亲手接过了先辈递来的文化接力棒。 (图源:红筑湾区青年队) 西樵新旧石器文化课堂则充满了互动乐趣。“西樵文化有什么?”在接龙游戏中,孩子们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回忆着西樵文化的点滴。当不同类型的石器图片展现在眼前时,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直观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在绘画环节,孩子们挥动彩笔,赋予纸上的石器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冰冷的石头在童真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图源:红筑湾区青年队) 课堂还融入了生动的石器小童谣: 【石斧】“脑袋方方带肩膀,砍树劈柴本领强” 【石铲】“扁扁平平像小铲,挖泥土、种东西” 【石锤】“圆圆胖胖力气大,砸开坚果敲石头” 本次活动以“动静结合”的丰富形式,成功架起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之间的桥梁。孩子们在“看、听、画”中收获了知识,更在心底悄然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百东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联动高校资源,推出更多元的文化实践项目,助力青少年成为本土文化的“活态传承者”,为乡村振兴凝聚深厚的文化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