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7月21日电(通讯员 肖卓然) 晨雾中的广济桥尚披着薄纱,佛山大学法学院"法润凤城"实践队队长陈屿已在涵碧楼前展开三米长的法律卷轴。当无人机掠过灰塑嵌瓷的屋顶,镶入LED灯带的《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条文在古桥上空亮起,他指向桥廊深处:"这座活着的古城,正演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时代叙事!"实时跳动的数据流在晨光中交织——文保建筑开放率达92%,非遗工坊预约量周环比激增200%,千年广济桥化作一部动态的文旅法治教科书。

在甲第巷百年商号"昌黎栈"门前,场景突变作法学实验场。省级嵌瓷传承人李镇坤刚拼完凤凰尾羽,队员即刻扫描门楣二维码,手机屏瞬间弹出血肉丰满的三维法律注释:"依据《名城保护条例》第14条,本宅梁架修缮采用清式榫卯比例100%。"更令人惊叹的是"文保认养"系统革新——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37栋私宅在确权保障下有序开放,去年带动民宿房价提升41%。香港游客黄先生用指尖轻触虚拟标签:"每块青砖都有法律身份证,这才是文化自信的硬支撑!"

转至开元寺红墙下,一场没有硝烟的维权战正在上演。潮绣非遗馆内,传承人林秀英手持带数字水印的《作品登记证书》,当场叫停电商盗用"双面绣韩江图"的行为。"确权、转化、惩戒三步机制在此闭环!"陈屿将游客引入AR维权站:扫码上传侵权链接,系统自动生成律师函模板;完成文旅知识问答即可获得带法律纹样的电子收藏证书。奶茶店主张姐指着门联"持证消费享八折"笑言:"上月引入非遗元素后,流水涨了130%,法治才是最佳引流密码。"

暮色漫过韩江时,潮州智慧文旅中心的巨屏正刷新数据:微团课上线5小时全网播放破百万,牌坊街瞬时客流峰值达昨日185%,《潮州民宿管理办法》搜索量飙升300%。文旅局长轻点触控台:"青年用专业智慧打造了政策落地的转换器!"此刻实践队交付的《文旅融合法治保障白皮书》已被纳入党校教材,其中历史建筑保护"潮州系数"、非遗收益"三三制"分配原则正从纸面走向现实。当广济桥灯光点亮夜空,游客手机里闪烁的电子证书如星汉璀璨——这些由法学智慧淬炼的火种,已在古城的血脉中燃起不灭的法治之光。

点赞(541)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