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深入顺德区,在文化创意与保育、乡村服务、绿美广东建设、普法工作中深耕细作,以具体可感的实践细节,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在非遗保护现场,队员们聚焦香云纱与罗行竹编两项非遗技艺。探访香云纱传承基地时,全程跟踪记录“三蒸九煮十八晒”的完整流程,重点拍摄“浸莨晒莨”环节中绸缎与薯莨汁的反应过程,还与传承人交流技艺传承难点,据此制作的科普视频清晰呈现关键工序。针对罗行竹编,队员们不仅深度访谈传承人,还亲手体验剖篾、编织等基础步骤,之后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对罗行墟特色建筑进行建模,打造的VR体验场景可直观展现竹编工艺与建筑的融合。
乡村服务领域,团队在顺德区容桂街道上佳市小学的3天义教活动亮点纷呈。普法课堂上,队员们准备了包含《未成年人保护法》重点条款的角色卡,让学生分组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模拟审理校园纠纷案件,增强法律认知。科学启蒙课上,通过“维C还原碘伏”实验,让学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理解化学原理,课堂互动氛围热烈。
绿美广东建设调研中,队员们以乐从镇塑料产业为切入点,走访当地重点塑料园区及代表性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在绿色转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与顺德生态环境分局、塑料协会的交流内容,梳理出“政府引导—协会协同—企业实践”的转型路径,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相关单位的认可。此外,还在义教小学展示智能农机,赴石湾公园拍摄生态微团课,传递绿色发展理念。
普法工作中,顺德区乐从镇兴乐社区的实践活动贴近群众。队员们设置普法摊位,准备了法律知识问答卡片,通过投壶、猜灯谜等互动游戏普及法律知识;举办的“网络防诈与隐私保护”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防范技巧,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
这些具体而扎实的实践举措,让十八夏乡实践队的活动落到实处,不仅获得当地群众的积极反馈,也为顺德的发展贡献了实实在在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