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湘宇)2025 年 7 月 23 日,佛山大学芯橘智联实践团走进四会黄田陈伯忠故居及相关革命遗迹,开展红色寻访活动。作为蕴含丰富红色文化的基地,黄田保存着众多珍贵革命遗迹,见证了当年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实践团此举旨在探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守护红色资源,传承革命火种。

      实践团首先跟随讲解员陆朗然的脚步,来到江头乡农会旧址 —— 朝谷陈公祠。这里是 1924 年广宁首个乡级农会成立之地,墙上工整的 “农会会员守则” 字里行间透着 “为农谋利” 的赤诚之心。凝视着 “农会发展分布图”,队员们仿佛看到当年农会如星火燎原般发展壮大的壮阔景象。据讲解员介绍,这一切离不开陈伯忠的不懈努力,他倡导的 “两讲三操” 训练方法,将普通农民锤炼成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农军,为农民运动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朝谷陈公


踏入陈伯忠故居,青砖墙内陈设简朴,民国时期的书桌、老式洗脸盆架等物件,悄然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那个泛黄的木箱,曾是他携带农运书籍的 “行囊”;书桌抽屉里《共产党宣言》影印本上的批注,彰显了他 “突破阶级局限” 的革命勇气。出身地主家庭的陈伯忠,毅然烧毁自家田契、将枪支赠予农军,其坚定的革命信仰与无私奉献精神,令团队成员深受震撼。



                                                                                                                      ▲陈伯忠故居一景


       随后,实践团抵达黄田英烈坊,聆听陈伯忠 “攻炮楼、反压迫” 的战斗传奇。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牺牲时年仅 25 岁,却在广宁江家炮楼遗址和五指山王爷庙伏击战遗址等留下了不朽功绩。随着讲解员的生动介绍,队员们仿佛听到了当年的枪声,深切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对陈伯忠的战略眼光和农军的英勇无畏敬佩不已。




广宁江家炮楼遗址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结合所见所闻,向讲解员陆朗然提出多个问题,涉及陈伯忠放弃优渥生活的动因、其牺牲产生的影响以及陈伯忠故居红色文化的推广方式等。讲解员依据详实史料和黄田镇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逐一解答,让队员们对陈伯忠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贡献有了更加立体深刻的理解。



讲解员在为同学们讲解


      据悉,实践团创新提出 “情景剧 + 二维码” 模式,计划以现代科技为桥,用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让陈伯忠的英勇事迹突破时空限制,更便捷地走进大众视野。同时,团队深入考察当地 “红色文旅 + 特色农业” 融合发展实况,结合专业所学与调研所得,构思出 “红色研学 + 农产品展销” 等切实可行的建议。他们盼着这些举措能让红色文化跳出历史记忆的框架,与现实生活深度交融,鼓舞更多人接过红色接力棒,在新时代的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点赞(796)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