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雅彤) 2025年7月7日至7月12日,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走进佛山市百东村,在当地青少年夏令营首周课程中,把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趣味科学实验相融合,以实践点亮乡村儿童的科学梦想,培养文化认同。
活动中,队员们化身“科学引路人”,以“文化为魂,实验为桥”为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学实验。他们将忠义、功夫、龙狮、美食等非遗元素融入科学教学,课程设计既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又强调科学原理的实践验证:讲解 “忠义” 文化时,结合本土历史故事阐释精神内核;介绍功夫文化后,引导孩子们通过小苏打与白醋的 “火山喷发” 实验,直观感受 “厚积薄发” 的力量,体悟 “以静制动、后发先至” 的功夫智慧。
图为小朋友制作的“气球醒狮” (通讯员 胡银华 摄)
图为小朋友借助维生素C和碘伏还原的家乡美食文字 (通讯员 陈睿思 摄)
在具体实验环节,队员们严格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安全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龙狮文化课后,孩子们将气球套在装有白醋和小苏打的瓶口,利用二氧化碳膨胀原理让气球化身 “醒狮”,在动手过程中理解气体反应;美食主题课程里,用柠檬汁书写 “双皮奶”“煎堆” 等佛山美食名称,晾干后涂抹碘伏,借助维生素 C 与碘伏的氧化还原反应,让 “隐形文字” 神奇显现,在化学变化中解码家乡滋味;酵母发酵实验则以 “模拟龙息” 为创意,鼓励合作探究,让孩子们在观察气泡产生的过程中领悟团队协作的意义。
(通讯员 曾舒怡 摄)
首周“文化+实验”的创新模式,成功架起孩子们理解传统的新桥梁。接下来,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将持续优化课程设计,以创意实验为媒,在乡村儿童心中播撒热爱科学、传承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脉在实践探索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