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市发改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自7月29日成立物资保障组以来,突出物资储备质量为先,从物资出厂到物流发货、入库查验、调拨使用、售后质保等全过程把好物资质量关,做到“储得到、调得快、用得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物资防线。 采购环节:从源头把好出厂关
物资采购作为物资保障链条的“源头”,直接决定了物资储备应急响应效能。物资储备组建立“实时更新、半日汇报、急事急报、早晚复盘”机制,实施扁平化管理,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确保全流程高效决策、指令直达。
在疫情初期,市发改局通过上级协调、线上搜索、社会网络、行业协会等多渠道寻找质量可靠的物资供应渠道。一方面带队赴设备厂家查验设备技术标准、参数,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要求供应商兼顾出厂速度的同时不可降低商品出厂质量,另一方面结合一线使用体验、质量评估优劣,储备或淘汰供应商。截至目前,完成77家企业供货能力排查,现场走访15家企业,对同类产品、同等技术标准等物资坚持“货比三家”,将高性价比的供应企业列入储备货源清单。
8月4日,市发改联合市工信部门形成工作组实地走访山东卫士公司,调研背负式洗消器生产采购供应等情况。
8月5日,工作组在山东潍坊实地调研防疫喷雾器具生产企业。
同时,灵活调整储备策略,从最初求“快”抢设备,转变到兼顾“又快又好”的“抢好设备”,大力从本地可靠品牌和供应商协调货源,保证每天有货可到、有货好用。
物流环节:实时追踪进度确保直达使用方仓库
在运输前端,结合设备运输特点,做好包装保护,守好出厂的第一道质量防线。与此同时,根据路途、天气等情况,物资储备组要求供应商做好应对预案,通过大数据分析避开拥堵路段和恶劣天气区域,减少时间延误风险,强化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最大限度减少因物流环节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星夜,工作人员运送物资到指定摆放地点。
在管理后端,市发改局物流协调工作人员建立专项台账,对已订购的消杀设备、药品等物资的到货时间、数量、规格进行实时追踪,每日与供货商沟通确认物流进度,确保物资按约定时间直达使用方物资仓库,通过减少中转流转环节,避免出现产品因流转多增加质量安全风险,为“一站式”调拨打下基础。
入库环节:多部门联合查验严把入口关
物资验收入库是物资保障的关键“入口”,必须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构筑坚强可靠的的质量防线。
各相关部门加强协同,在入库时做好联合查验,严把质量关。比如针对消杀药品采购,协调市农业农村局同步对消杀药品开展留样送检,对药品检测不合格予以退货;市发改局联合安排市场监管、技术专家进驻物资储备综合基地,及时开展到货检验,对发现设备生产厂家和设备标识等信息不齐全、不一致的,予以退货,避免出现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在调拨发放环节,指导各需求单位规范接收和使用物资。
工作人员在登记入库信息。
以消杀药剂为例,为确保采购药剂“适用性、有效性、安全性”达标,严格开展防疫药剂送检工作。在技术标准方面,首先明确符合疫情防控需求的药剂技术标准,并选取具备省级质量监督检验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检测工作。在抽样方面,采取“随机选取三个包装箱、每箱抽取一个样品”的方式,在同品类同批次的药剂中抽样,其中一个样品送检、一个样品保存备查、一个样品封存,实现药剂抽样检测全覆盖。在样品送检方面,按照相关要求,于8月2日、8月8日分两批次送检消杀药剂样品,累计送检样品12个,涵盖本次采购的全部药剂品类,检测项目达23项,对药剂有效成分、含量等关键指标进行核查,实现药剂质量核心指标全维度评价。在检验结果反馈方面,针对抽样检测不合格的药剂,立即联系供应商签订补充协议并承担相关合同责任,并约谈供应商强化监督,要求落实不合格药剂的召回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品质量把控,主动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材料等。
使用环节:创新建立“24小时响应”维保机制
在物资发放时,在各库点实施专员驻点管理,建立台账管理,向需求、使用单位介绍使用规范要求,强化与市城管、应急、交通、疾控等部门协作,及时反馈物资使用质量情况,及时调整调拨策略,确保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已做好分类,准备发放的物资。
在使用售后管理环节,全员培训上岗,减少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及时收集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创新建立“24小时供应商响应”维保机制,派驻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设备安装、使用指导。对设备故障实行“维修、退换”分级处置。发布规范使用提示及维保信息“一张表”,优化售后维修保养,制作《安全充电作业要领书》并配备专用灭火工具,杜绝因混插充电带来安全隐患,全面加强对设备充电严格管理,保障物资高效发挥作用。印发《佛山市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办法》,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领用单位应及时、统一将全部重要物资归还至物资保障组,由物资保障组清点后回收并进行交接登记。对拟报废物资实施“效益评估-合规处置”双审核,经鉴定后损坏报废、无法正常使用或修复成本过高不符合效益原则的物资,由物资保障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