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25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佛山积极响应国家和广东省部署,通过“佛山发改”微信公众号推出【全国生态日·佛山绿色实践典型案例】分享,聚焦佛山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创新探索与卓越成就。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凭借 “工业园区能环一体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成为佛山以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 献礼全国生态日的优秀范例 该项目如何破解工业园区能源困局? 让我们一同探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景普遍面临冷热电能源需求多样化与传统能源系统能效瓶颈的突出矛盾。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所空调系统能耗占比居高不下,而分散式能源管理模式往往导致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强度高。如何高效实现多能互补与智慧调控,是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也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必须跨越的关卡。 申菱环境工业园区能环一体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深度融合多项关键技术,构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核心包含:园区融合“绿色能源+多元化储能+清洁热利用技术+智慧能源管理”的多元低碳技术体系,将光、冷、热、电高效耦合成一体化能源微网,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以清洁能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减少能源浪费。柔性用能技术,通过光伏耦合储冷、储电、储热的多元化储能系统,结合主动柔性用能调节,旨在充分消纳自然能源、高效利用谷电,提升自然能源消纳率,降低碳排放,优化用能平衡并降低成本。大温差多模式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应用4-16℃大温差技术、多模式制冷技术、可变输配管网技术及BIM深度设计,大幅提升蓄冷率,降低空调运行能耗。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回收工业园区不同品位的余热,耦合多种热回收技术和多级热泵系统,形成园区局域热网,实现宽温域稳定清洁供热。智慧管理平台,基于AIoT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负荷预测技术,实现设备全面感知、接入、管理及智能分析,高效整合、优化配置和动态调度园区内各类资源。 申菱二基地-装配式集成冷冻站。 对话企业解码“佛山经验” Q:该项目预期能实现哪些具体的低碳效益? 申菱环境:项目建成后预期实现多项关键指标:绿色能源替代率达到85%,能源利用率达到100%,光伏本地消纳率达到75%。在水蓄冷制冷机房方面,年能效比可达5.0以上,制冷机房谷电利用率达到50%。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747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所生产的数据中心等专业环境温控产品,将助力数据中心等重点应用领域实现更显著的降碳效果,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0万吨。 Q:这个项目的技术目前在其他场景的推广情况如何?是否具有普适性? 申菱环境:这个项目的技术已在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多个高能耗场景形成规模化应用。例如,在数据中心领域,我们与腾讯合作研发的AHU间接蒸发冷机组,通过优化换热结构与智能控制策略,实现了远超行业标准的能效水平,单模组年电费节省可达16%。在医院、商业园区等场景,通过水蓄冷与热回收技术的协同运行,空调系统节能率可稳定保持在20%以上,有效降低了用户的运营成本。该技术方案也已入选《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2023年版),为更广泛领域的节能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选项。 作为扎根佛山的本土企业,申菱环境实施的这一项目,正是佛山积极响应全国生态日号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务实行动。该项目通过在自有制造基地打造低碳园区示范,探索了集“绿色能源、多元储能、智慧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路径。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为园区自身实现节能降耗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可行方案,项目所研发和验证的专业环境智能温控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等高能耗行业提供了高效节能的产品选择,显著助力其降低PUE和碳排放。这为佛山乃至大湾区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特别是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技术支撑,对区域落实“双碳”目标、共建清洁美丽家园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