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25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佛山积极响应国家和广东省部署,通过“佛山发改”微信公众号推出【全国生态日·佛山绿色实践典型案例】分享,聚焦佛山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创新探索与卓越成就。
仙湖实验室实施的
“电-氢-氨融合微电网综合能源示范工程”
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是该项目清单中唯一的微电网示范工程
为佛山发展氢能产业、探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增添了创新注脚
该项目如何推动能源技术革新?
让我们深入了解
仙湖实验室“电-氢-氨融合微电网综合能源示范工程”项目,旨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的深度融合,从低碳发展和能源安全角度提供支撑。项目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发展电-氢-氨融合多能互补、分布式的能源体系,为建设以分布式电-氢-氨融合直流微网为基础的零碳产业园区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项目重点探索氢能、新型构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电-氢-氨多能源耦合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
仙湖实验室主园区。
该项目通过在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原创技术装备创新集成,构建了电-氢-氨融合“制储输用”一体化示范系统。项目通过配置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和智慧能源协调控制系统,实现源网荷储的并网友好、离网稳定运行以及并网/离网无缝切换。项目集成仙湖实验室创新研制的多项先进技术与装备,涵盖高效低成本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通量低能耗绿氢绿氨转换、跨温区燃料电池发电以及氨氢复合内燃机发电等关键环节。
氨氢融合燃料整备发生器。
氨氢融合零碳发动机。
对话企业解码“佛山经验”
Q:该项目预期在技术效能方面取得哪些突破?
仙湖实验室:本项目已在电-氢-氨融合微电网领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国内专利3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4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国内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预期在项目建成后,电-氢-氨融合微电网能源转换装备的综合效率将大于65%,技术效能实现显著提升。
Q:该项目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和价值?
仙湖实验室: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聚焦于电-氢-氨多种能源形式的深度耦合与智慧管理,构建一个多能互补、分布式的直流微网示范系统。其价值在于探索氢能、新型构网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复杂微电网系统中的集成应用,特别是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互动(并网/离网无缝切换)和智慧协调控制。该示范工程旨在为未来构建更安全、高效、低碳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特别是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能源供应模式,提供重要的技术验证和实践基础。、
仙湖实验室北部园区(项目所在)规划图。
作为扎根佛山的省级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创新平台,仙湖实验室实施的这一示范工程,是佛山积极发展氢能产业、投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具体行动。该项目通过原创技术集成,探索电-氢-氨融合的能源新路径,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降低关键装备成本的技术突破本身,更在于为未来分布式能源系统、零碳园区的建设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探索和技术验证。这种针对多能融合与智慧调控的前沿研究,为佛山乃至大湾区探索能源结构优化、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储备和应用参考,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