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佛山大学“青衿致远”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清远市英城街道,为当地40余名小学生开设“暑期星光课堂”。通过绘画创作、植物拓印等特色课程,实践队将艺术启蒙与自然教育融入趣味实践,助力儿童发现美、创造美,为乡村美育注入鲜活力量。

上午的绘画课堂上,实践队员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用画笔记录眼中的英城。从青砖老屋到绿野田埂,从街头小吃到嬉戏伙伴,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尝试水彩晕染、线条构图。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小琳将英城河畔的垂柳画成“会跳舞的绿裙子”,引得围观同学阵阵惊叹。“原来画画不只是照着画,还能加入自己的想象!”小琳举着作品自豪地说。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此类主题创作能激发儿童观察力,让艺术表达成为情感传递的桥梁。

下午的植物拓印课程将课堂搬到户外。孩子们采集落叶、花瓣,用小锤轻轻敲打,将叶脉纹理与花瓣色彩“印”在棉布上。四年级学生小杰发现,不同力度会呈现深浅不一的印记:“轻敲像水墨画,重敲就变成抽象画!”实践队还结合植物知识讲解,让孩子们在创作中认识本地物种。家长李女士感慨:“孩子第一次主动问花草的名字,这样的课堂既学艺术又长知识。”

绘画课堂以笔墨启迪审美,让儿童在创作中建立文化自信;植物拓印课堂以自然为师,引导其发现生态之美。两类课程一静一动,共同构建起“艺术+自然”的美育体系。佛山大学“青衿致远”实践队将持续开展教育帮扶,为乡村儿童成长铺就一条充满创意与温情的道路。

点赞(347)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