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佛山大学“青衿致远”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清远市英城街道,为当地40余名小学生开设“暑期星光课堂”。通过急救技能实操、普法情景剧等创新形式,实践队将生命安全教育与法治意识培养融入趣味课堂,助力儿童掌握自救本领、树立法律观念,为乡村教育注入实用性与时代性兼具的成长力量。
“心跳骤停怎么办?先拍肩膀喊名字,再摸颈动脉……”上午的急救课堂上,实践队员用“动画演示+真人模拟”拆解心肺复苏(CPR)步骤。针对儿童动手能力弱的特点,队员们设计“急救闯关赛”:孩子们分组完成“按压定位”“人工呼吸吹气量控制”等任务,在竞赛中纠正“用力过猛”“位置偏移”等常见错误。“原来按压深度要5厘米,我回家要在枕头上练!”一位五年级的学生边比划边说。实践队指导老师指出,此类实操教学能打破“急救是医生的事”的误区,让基层儿童成为家庭应急的“第一响应者”。
下午的普法课程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转化为生活场景。实践队通过“校园欺凌情景剧”“网络诈骗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孩子们识别“语言暴力”“隐私泄露”等法律红线。在“模拟法庭”环节,孩子们扮演法官、律师审理“偷拿同学文具”案件,现场辩论激烈。“原来14岁前犯罪也要承担责任,我要做守法小公民!”一位四年级的学生的发言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