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电(通讯员毛文棋) 7月23日,佛山大学青衿致远三下乡队伍在清远市英城街道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课。作为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当日课堂聚焦科学家王淦昌的事迹,以实物串联起隐姓埋名的往事。
队员举起一张泛黄的工作证,照片上的人署名“王京”。“这是王淦昌先生用了17年的名字,”队员指着证上磨损的“核试验基地”字样,“他放弃国际顶尖研究,带着这张证件走进戈壁,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一名短发女生指着旁边的旧算盘:“没有电脑,他怎么算数据?”队员拨动算珠,“他和同事们每天算到深夜,算盘珠子都磨亮了,草稿纸堆成了小山。”孩子们盯着工作证上的“王京”二字,有人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两个字。
作者:毛文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