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先进典型、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大塘镇工业园区民商事纠纷日渐复杂态势,以及传统诉讼途径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及时解决企业群众急难问题的现状,创新“四强四化”工作法,凝聚商协会力量深度参与多元解纷,探索“行业枫桥”大塘新实践,实现矛盾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企业发展和群众需求架起“和谐桥”,让商会更贴近企业和产业工人,调解更具温度,破题更有良策,为构建“大湾区特色新材料专业镇”、打造“湾区之源、平安之城”注入强劲动能。
四强筑基:
立体网络织就解纷“快车道”
强阵地,“接地气”搭平台。在大塘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大塘总商会设立“一区一室”特色调解阵地(“乡音调解区”“乡音调解室”),架起企业群众与商协会“连心桥”,推动矛盾化解从“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
强机制,“畅流程”疏梗阻。大塘镇构建“镇-园-商协会(企业、新市民)”三级调解机制,企业矛盾由商协会“首调”,无法解决再由大塘镇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次调”,最后由镇综治中心“兜底”处理。同时与法庭推行“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打通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
大塘总商会会长庞润沃(右一)调处纠纷。
强合力,“聚多元”强支撑。大塘镇下沉公检法司、工青妇、律所及心理服务机构等资源,构建“法律服务+心理咨询+行业指导”集成服务矩阵,提升“行业枫桥”化解质效,实现“需调解有专家、需疏导有导师、需维权有保障”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强队伍,“用乡音”暖人心。大塘镇遴选14名涵盖广西、湖南、贵州等方言的企贤、新市民担任“乡音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组建“乡音调解专家库”,以“乡音”破“心防”、用“土话”化“干戈”,让调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乡音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
四化固本:
多元联动激活调解“新引擎”
常态化排查,织密预警“前哨网”。大塘镇以推进三水区“平安恳谈”和“综合查一次”试点为契机,24次组织商协会会员企业代表,常态化“入户走访+集中座谈+定向约访”开展排查,变“等问题上门”为“主动找问题”,实现矛盾“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早处置”。
三水区副区长、大塘镇党委书记、大塘镇综治中心及大塘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主任钱静瑜会同商会代表开展“平安恳谈”精准化普法,厚植法治“根与魂”。
大塘镇以“平安工厂”建设为抓手,推动“三官一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与商协会行业专家开展23场次企业“法治讲座”,重点解读《民法典》《劳动法》等法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信访工作“法治化”指引,推动企业从“被动守法”向“主动合规”转变。
专业化调解,发挥行业“智优势”。大塘镇依托商协会“熟行情、懂行话”的独特优势,运用“商协会+行业主管部门+法庭”大调解模式,高效化解民商事纠纷57宗,用“行业智慧”攻克“专业难题”。针对员工矛盾、家庭纠纷等民生诉求,开展22次“家访式”服务、“菜单式”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爱心募捐等个性化帮扶,将“刚性调解”转为“柔性疏导”,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实践见效:
架起企业发展“和谐桥”
乡音调解显温情。今年春节前,某纺织企业32名外省籍工人因集体欠薪引发矛盾,“乡音调解员”以方言沟通疏导,仅3日促成协议,工人全额拿到欠薪,企业恢复生产,实现“矛盾化解不停产、工人返乡不耽搁”。
专业调解化难题。今年4月,某化工企业与外省供应商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逾期交付引发纠纷,外省企业多次报警。“商协会+行业主管部门+法庭”调解组从原材料“每日一价”特性、合同签订日及双方交易习惯为切入口,最终确定双方原材料单价,促成双方和解,矛盾圆满化解。
多元共治惠民生。今年5月,通过“平安恳谈”发现兴唐路两家企业因支流水管未更新导致水压过低、水垢淤积,影响生产经营及消防安全。通过“商会协调+人大监督+部门跟进”方式,最终两家企业供水系统得到升级改造,水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源头破解民生矛盾。
商会代表、人大代表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协调企业水压问题。
治理赋能: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行业枫桥”是大塘镇平安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大塘镇以“敢饮头啖汤”的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治理效能与经济发展“双提升”。
治理提质,大塘镇加速建设惠民护企“枫桥园区”。落实三水区政法“一个核心任务、两个主攻方向、四个工作遵循、一个工作保障”工作安排,有序推进首批29家“平安工厂”试点,构建“枫桥园区+和善社区”双区融合模式,创新“3456”工作法推进“平安恳谈”(“3”即明确重点区域、群体、问题三项恳谈计划;“4”即构建政法委员、公检法司负责人、“三官一师”、社区民警四位一体恳谈体系;“5”即规范诉求收集、分类登记、风险研判、分级办结、效果评估五项处置流程;“6”即联动商协代会表等六类社会力量,打造“励志园”“聚贤亭”、园区“人大、政协联络站”等特色恳谈阵地),赋能基层善治。
发展提效,创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抢抓“四山两江”建设机遇,聚焦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系统谋划88个项目,累计完成36个典型镇项目建设。
今年1-5月,大塘镇多项核心经济指标呈双位数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34%、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8%,入选2025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
未来,大塘镇将围绕“产业焕新、城乡提质、治理创新、多元共建”四大路径构建“大湾区特色新材料专业镇”,聚焦三水区“政法工作提升年”年度目标,持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枫桥园区”“和善社区”及“行业枫桥”创新实践,在新征程上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塘篇章,全力以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三水、法治三水。
(来源:三水政法、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