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挖掘我市各区、各单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经验宣传和推广,市发改局推出【佛山市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栏目,供全市推进相关工作参考借鉴。



近年来,佛山市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达标-创优-提质”工程,促进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医院扩容下沉,促进城乡医疗协调发展。


01


主要做法


(一)推动高水平医院扩容下沉。着力推进市直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拓展下沉,市一医院全面托管高明区人民医院、三水区乐平镇人民医院,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优质医疗服务。市中医院结对共建高明区中医院、三水区中医院,派出管理、专业团队下沉到当地医疗机构,推动高明区、三水区医疗服务水平跃升。积极开展南海区与三水区、顺德区与高明区卫生健康结对共建,南海区与三水区紧密协作开展基层中医药提升、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重点工作,顺德区与高明区制定顺德优质资源下沉高明的具体方案,在高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联合诊室”。


(二)着力提升区镇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区镇级医疗机构升级,全市三甲医院13家,其中区属三甲医院达8家,已实现三级医院五区全覆盖,84%的镇街(27/32)设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成胸痛中心43个,实现五区全覆盖,镇街覆盖为75%(24/32)。在区镇医院培育148个临床重点(特色)专科,2024年新增推广26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下基层,累计135项,拓展基层医疗服务内涵。疑难病症基本实现在区镇医院诊治。


(三)实施基层设施设备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印发《佛山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提升实施方案(2021-2025)》,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范围内,启动基层达标创优提质工程,推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分级诊疗资源下沉需要,重点人群诊疗服务需求,制定全科诊疗、慢病管理、儿童保健、全科宣教、急救抢救等五个方面建设标准,2021-2024年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9家、完成201个设施设备提升项目建设,逐年推进提档升级建设。


(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优建设。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对照国家能力评价标准,每年明确创建目标,开展专家指导评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达到基本标准,24家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占比六成。着力构建“能力强、服务优、环境好、公卫实、医防融”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五)持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重点人群管理质控攻坚行动,聚焦服务效果和健康指导实效,按季度开展服务效果质控攻坚,每年举办项目培训、指导15-20场次,提升项目管理水平。2024年接受体检随访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升至50万人、0至6岁儿童提升至58万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升至56万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


02


主要成效


佛山市成为首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基层联系点、广东省首个与省卫健委共建的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市优、区强、镇活、村稳”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入选全国医改蓝皮书地方改革案例。连续3年市域内住院率保持在95%左右,2024年基层诊疗量增速为9.88%,镇级及以下诊疗量占比为57.96%,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村居延伸,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点赞(394)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