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佛山消委会接到多起家具消费投诉,类似案例也时有发生。消费者小陈以12800元“国庆特惠价”,在某门店购买了宣称“全真皮”的沙发。付款时商家仅提供简易收据,未标注皮质类型及覆盖范围;送货后她发现,沙发扶手侧面、底部触感发硬,与座面皮质差异明显。联系商家后,对方却称“宣传的‘真皮’仅指座面接触面,其他部位是超纤皮,收据背面小字已注明”,而小陈表示购买时销售人员未主动说明,且小字模糊难辨。

为帮大家避开类似纠纷,佛山消委会整理了这份家具选购指南,关键要点建议收藏!

一、通用避坑3要点:从源头防纠纷

宣传“较真”,拒绝口头承诺

面对“全真皮”“纯实木”等话术,务必要求商家在合同或单据中明确标注材质覆盖范围(如沙发真皮部位、实木比例),不接受“肯定是好材质”这类口头保证,避免模糊表述留隐患。

凭证“留全”,关键信息不遗漏

坚决索要正规发票或加盖商家公章的合同,拒绝仅写金额的简易收据。单据需清晰写明家具品牌、型号、材质、规格及售后条款,不给商家后续“扯皮”留空间。

细节“问清”,留存沟通证据

主动询问材质细节(如“非接触面用什么材质”),通过录音、拍摄宣传海报等方式留存记录,若后续产生纠纷,这些可作为维权依据。

二、真假皮沙发选购:避开“半皮”“仿皮”陷阱

先定“范围”再下单

合同中需精准标注:真皮覆盖部位(如“座面、靠背接触面为头层牛皮”);非真皮部位材质(如“扶手为超纤皮”);真皮等级(头层皮优于二层皮,韧性、透气性更佳)。警惕“真皮质感”等模糊说法,这类多为PU/超纤仿皮。

3招简易辨真假

手感:真皮按压有自然褶皱、回弹快,仿皮褶皱硬、回弹慢;

纹路:真皮纹理不规则,仿皮纹路重复规律;

气味:真皮有淡淡皮革香,仿皮多为塑料/化学异味。

三、实木家具选购:警惕“贴皮”“混材”套路

明确“实木”定义

合同需写清3点:实木种类(如白橡木、松木,硬度价格差异大);实木比例“全实木”指所有木质部件同材质,“实木框架”仅框架为实木);辅材材质(如抽屉底板是否为多层板)。别被“天然木”等说法误导,避免贴皮家具冒充全实木。

4招辨“真实木”

看木纹:全实木正反面木纹能对应,贴皮家具纹路重复、无法对应;

掂重量:同体积实木比人造板重1/3左右;

听声音:轻敲实木声浑厚清脆,人造板偏沉闷;

查接口:全实木多为榫卯结构,接口紧密,贴皮家具易分层、脱胶。

选购时别被“特惠”“低价促销”冲昏头脑,优先核查材质、确认单据信息后再下单。若遭遇消费纠纷,及时保留宣传资料、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向当地消委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点赞(216)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