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山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各大景区商圈游人如织,制造业发展如火如荼……安定火热的日子背后,是禅城构建“最平安”佛山之心的持续努力,生动诠释了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近日,禅城区再次登上平安广东建设最高荣誉的舞台,顺利捧回“一星平安鼎”,全省仅4个县(市、区)获此殊荣,为佛山市五区唯一。这是全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也是禅城建区以来历史性荣誉。

禅城区2025年一星平安鼎。

根据相关规定,在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对平安建设考评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颁授“平安鼎”,又连续3个年度获评优秀等次的增加一颗星,颁授相应星级“平安鼎”。

锚定目标,善作善为,是禅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担当和气魄。禅城区继2023年9月被省委平安办授予2022年度“平安鼎”后,再接再厉,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最终捧回平安广东建设“一星平安鼎”。

禅城区2025年一星平安鼎、2023年平安鼎。

这座鼎的背后,是禅城为市民打造“安心家园”、在“最平安”赛道上全力奔跑的成果,从体系构建到基层治理,从民生安保到法治营商,禅城用一套组合拳,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平安网。

城市发展的上限,取决于治理能力的高度。当全国各地都在锚定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一轮改革发,禅城正以平安善治的扎实成效,托举起市民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系统谋划,织密平安底线

禅城区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切实履行维护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职责,重点部署督导重要节点、大型民俗活动,确保安全稳定。2020年成立禅城区委平安禅城建设领导小组以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系统推进平安建设工作。

特别是今年以来,禅城区全面开展“七三零”平安村(社区)等平安细胞建设,培育一批平安乡村(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厂企、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平安细胞”领域禅城特色样本。

事实也证明成效显著:禅城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四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

这有赖于各部门加强联动,坚持以法治思维妥善化解新增社会矛盾。国有土地延期交楼项目风险全部出清,卡斯汀酒店、鄱阳城众创小镇等农村集体土地问题楼盘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实现源头化解,近二十个问题楼盘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上万户家庭成功收楼,一批工程款纠纷、企业欠薪纠纷、涉农纠纷等得到有效化解,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目前,禅城区的平安建设工作已连续17年获评全市“优秀”等级,2024年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9.13%,排名全市第1,其中扫黑除恶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7%以上。

禅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治理有效,绘基层新“景”

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名片”。

禅城区下辖4个镇(街),共有行政村53个、社区95个,常住人口136.14万。基层治理贯穿千条线,而禅城区搭建综治中心平台,形成基层治理“绣花针”,绘就基层新“枫景”。

走进禅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大厅宽敞明亮,公检法司、人社、信访等部门核心常驻,构建起“受理—转办—办理—督办”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闭环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窗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一站式服务。

禅城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一窗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一站式服务。

如此高质量的服务,是建立在禅城创新区级、街道综治中心及综治分中心层级递进、三级联动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上,城区在“中心吹哨、部门响应”机制统领下,区、街(街道)两级上下联动,构建全链条闭环治理体系,确保问题有效传导、协同处置。

在化解矛盾过程中,善用调解方法,倾听双方分歧,摆事实、讲道理、明政策。因此,综治中心针对市场主体集中区域纠纷特点,引入华泰民商事调解中心等社会组织,启动“园区+商事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将跨域纠纷化解周期从传统诉讼的平均90天压缩至30天以内,实现“调解协议一键确认、合法权益即时保障”,有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智治赋能方面,依托区级“禅治慧——生态网格”城市治理平台,对全区487个生态网格进行动态调度督导,实现对4169名网格员的应急指挥和视频会商,区综治中心全面实现街面治安巡防视频调度。

与此同时,打造智治品牌,有效整合最小应急单元、警家校护畅队、夜经济护航队、反诈服务队、功夫志愿队等力量,组建1500支队伍4万余人的“飞鸿联盟”群防群治品牌。

飞鸿联盟的警家校护畅队守护上学交通安全。

事实上,禅城不断完善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横向发挥党员、物业联合会(如飞鸿物联、同济物联、陶湾物联)、志愿者服务队“铁三角”作用,深化物业小区、村组联防联治融合,持续拓展群防群治力量。

这个体系的运行效率令人印象深刻。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区刑事治安确认警情同比下降26.8%。完成全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推动全区287所学校、38家医院、8个主要公园升级改造安全防护设施、完善视频监控设备。

以民为本,擦亮平安底色

佛山市每年举办行通济、佛山秋色、祖庙庙会“北帝出巡”活动等重大民俗活动,活动地点都在禅城区范围。行通济是一项传承四百年的大型民俗活动,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冇闭”的美好期许。

而为了保障群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禅城区持续深化重大活动安保建设,打造“四维”工作法,实现安保“零差错”和“六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

地铁走廊宣传平安建设。

以立体防控为本,编织“双线并进”全面防控架构。坚持问题导向,全程盯“人、事、地、物、网”等风险要素和环节,通过严密内外、线下做实圈层防控和联结虚实、线上加强信息发布引导,形成对各类要素的线上线下立体化、全方位防控。

以畅顺安全为重,打造“三大通道”互不干扰交通。重点抓好入、散场环节的观众疏导和交通秩序维护,围绕活动场地因地制宜构建“畅顺充足”便捷停车通道、“马力全开”加速转运通道和“千人登车”应急疏散通道,最大限度确保观演群众安全有序聚散。

以统筹牵引为要,构建“完整一套”组织指挥体系。聚焦前期筹超前谋划,构建“1+1+N”一套完整高效组织指挥体系,通过组建一个党政领导小组、组建一个安保指挥总部和细化N个责任落实单元,实现指挥决策扁平化、高效化。

以管理服务为基,激活“四重保障”提升护航能力。以充分发挥大型活动服务保障机制作用,持续优化各类管理服务措施,在安全许可工作上提供指引清单、缩短审批时长、靠前服务指导等多项便民措施,对申报的活动做到依法依规、应批尽批,实现多部门、多警种齐抓共管,各尽其职,确保活动万无一失。

在此基础上,2024年,禅城“高标准、零差错”完成行通济、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迎春花市等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的维稳安保工作逾500场。

法润百企,厚植发展沃土

健全“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推动实现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年调解案件成功率达98.5%;成立全省首家涉企非诉纠纷化解平台,实现涉企矛盾“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如今,禅城正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佛山中央法务区”,打造一站式法治服务新高地。

省法学会调研佛山中央法务区法学会会员之家。

种种举措表明,一直以来,拥有陶瓷、不锈钢、针织等传统优势行业,更有佛山照明、新明珠陶瓷、日丰管道等知名企业的禅城区,致力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把护航企业发展更好地贯穿各环节全过程,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严厉打击各类经济金融犯罪。

值得一提的是,禅城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扩大“执破融合”改革成果,开展涉企案件“执破融合”专项行动,形成审执团队一体化、办案流程标准化、服务保障多元三化一体”工作机制。

数据见证治理成效:2025年以来,以“执转破”有序出清“僵尸企业”数十家,化解债务十余亿元,推动威达大厦重整复工、卡斯汀酒店复产。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未来,禅城区将保持“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过”的干劲,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决扛牢“保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为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佛山实践作出禅城贡献。

这颗“平安鼎”上的星星,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部分来源:佛山+、禅城融媒)

点赞(683)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