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散的“单打独斗”转化为聚合的“群防群治”,他通过织就社区“平安网络”,提升治安防控和服务水平,让居民更安心、暖心。他是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张槎派出所社区民警麦永豪。
麦永豪依托智慧村居警务建设,让科技的深度和脚步的厚度相融合,在社会“微治理”层面卫道、解困、安民,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

麦永豪走进菜市场开展反诈宣传。
提升治安,生活更安心
“我家对面有人把电动自行车推进出租屋里充电!”4月初,家住东鄱社区的何伯向正在巡逻的“飞鸿联盟”队员反映,有租客违规在室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情况通过“智慧村居警务”系统迅速流转,麦永豪很快便掌握了情况,并结合队员首次走访的反馈信息进行深入排查,初步确定了租客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的事实。
“昨天回家有点晚,不想去充电桩那边,一时图方便才推进出租屋充电,下次不会了。”租客小张不好意思地说。通过对房东和租客的教育,双方均意识到错误和危害,并保证一定杜绝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的情况。
据了解,麦永豪2024年初接手东鄱社区警务工作。针对东鄱村街巷纵横、复杂交错、治安环境较为复杂的特点,他每日深入村居,足迹遍布每个角落,对村居的路况、人员分布、治安等情况了然于胸。
而凭借对村居情况的掌握,麦永豪根据实际整合村居警务室、村治保会、最小应急单元三方群防群治力量,“三方联动”搭建群防群治大平台,围绕东鄱商圈、菜市场、校园等场所强化治安巡控、信息收集等工作,并整合“派出所-警务室-村居-警格”四级架构,实现了指挥调度“一键赋能”,警情处置“纵向闭环”。据统计,2024年至今,麦永豪联合东鄱群防群治队伍共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8处、协助抓获违法行为人38名。
解困安民,群众更暖心
“这事其实也是我的不对。”在村居警务室,罗先生和陈先生握手言和,这场持续了1个多星期的“阳台之争”在社区民警的见证下终画上句号。
原来今年3月,东鄱村某出租屋的两位租客因为在阳台晾晒衣物时产生矛盾。陈先生认为罗先生晾晒的被子占用空间较多,影响了自己的衣物晾晒,罗先生却认为公共地方先到先得。双方因此对阳台空间开始了“争夺”,一度闹得不愉快。如今,在麦永豪和房东的劝解下,双方都放下成见,协商如何使用阳台。
自接手东鄱社区以来,麦永豪便搭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治理格局,村里发生的大小事都能及时获悉,化身矛盾化解“和事佬”。不过,这只是麦永豪“一人千面”的其中一面。
针对近年村居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他又会化身“苦口婆心”的反诈讲师,从群众的年龄、职业切入,落实反诈防骗分年龄、分职业、分学历、分性别的“四分法”开展精准宣传,提升群众的防诈意识,守住民生“钱袋子”。据统计,近一年来,东鄱社区化解矛盾纠纷36起,涉电诈类警情下降超七成。
群众利益无小事,麦永豪始终坚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用双脚丈量东鄱社区,用双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之事,用真心实意的态度为群众分忧排难,让安全感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
(来源:禅城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