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巧解“千千结”,法治乡土润无声

——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到沙头社区调研基层治理新路径

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紧跟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法治资源下沉的步伐,20257月3日、7月10日,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深入顺德均安镇沙头社区,开展了探寻法治与人文融合发展的调研之旅,实地感受社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乡贤调解:法治智慧化解邻里“千千结”

实践队首先来到沙头社区居委会,与沙头社区党委委员、居委委员黄艳雯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对话过程中,实践队队员得知沙头社区的乡贤工作室成立于2024年,作为社区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创新模式,其成员由6名在社区中德高望重、具备法律知识且群众认可度高的“乡贤”组成。他们凭借着对社区情况的熟悉和在居民心中的威望,成为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和事佬”。

在交流探讨时,黄女士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乡贤调解采用"倾听-疏导-协商"三步法:先单独沟通疏导情绪,再聚焦核心矛盾促成协商,最后引入法规明确权责并跟进落实。黄女士还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了法律顾问的参与方式。据了解,法律顾问每月固定到社区服务两次,若居民有紧急需求,可随时电话联系,法律顾问会及时到场或提供远程咨询。这种灵活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支持,让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想到去找社区调解工作室帮忙。

实践队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交流

 

人文古迹:法治理念铭刻历史记忆“传承卷”

实践队队员还走访了沙头社区的村史馆、冰玉堂、黄氏大宗祠等场所。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不仅生动记录着社区的发展脉络与传统习俗,更成为展现社区法治观念在历史长河中演变与传承的鲜活教材

在与居委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沙头社区在积极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的同时,一向高度重视法治理念的深度融入,并将其贯穿于社区治理的每一处细节。社区通过精心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全方位促进邻里间的交流互动,全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氛围

实践队队员认真阅读沙头社区村史馆的介绍

居民心声:法治服务绘就社区和谐“幸福篇”

为了解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的看法,实践队在社区内采访了多位居民。居民们对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居民黄先生感慨道:“以前遇到邻里纠纷,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只能干着急,没办法妥善化解。现在有了乡贤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们都很热心,处理问题也很公正,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居民李女士对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赞不绝口:“社区经常举办文化节、运动会这些活动,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也能参与进来,和邻居们一起热闹热闹,感觉邻里关系更融洽了。

实践队队员采访社区居民

 

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此次调研见证了沙头社区将传统乡贤智慧与现代法治理念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一幅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接下来,实践队将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入探究这一创新实践背后的可持续动力与发展潜力,把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带给更多社区。

实践队队员与沙头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合影

 

点赞(225)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