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广东首部《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下称《指南》)地方标准在佛山禅城发布。该标准由佛山市民政局指导、禅城区民政局牵头编制,标志着佛山市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发布的《指南》聚焦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痛点,系统整合服务提供、资源链接、质量评估等8大标准化流程,首次明确社工在社会救助中的专业定位和技术规范,推动社会救助从“经验驱动”向“标准引领”升级。

据了解,自2013年启动“爱的六平方”社工项目以来,禅城区逐步构建起涵盖心理健康干预、就业赋能等领域的特色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年均服务困难群众超3500人次。12年来,禅城区社会救助政策迭代升级,持续深耕社会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

“这份标准,既是十年改革实践的成果集成,更是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的行动纲领。”禅城区民政局局长江汉基说。他介绍,《指南》在机制设计上兼具规范性与创新性:一方面细化“精准帮扶”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打造“造血式帮扶”能力培育体系,同时搭建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平台,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发布会现场同步启动《指南》应用专项培训,邀请标准化专家深度解析服务流程、技术规范及评估机制,并通过案例推演、互动研讨等形式为基层民政工作者提供精准赋能。

“《指南》的发布是落实‘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佛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平海表示,近年来,佛山市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持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佛山样板”,为社会救助领域贡献可推广复制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佛山将以《指南》全面实施为抓手,围绕“党建领航、机制完善、改革攻坚”三大战略方向,系统推进民生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设,以更高站位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点赞(0)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