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全面启动,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全国各地掀起了乡村振兴的新热潮。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纷纷投身于帮扶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1月18号,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创客实践团在新兴县云浮市天堂小镇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天堂镇万亩花卉产业轩轾园林负责人毛桂成。他是将花卉“颜值”变为经济“产值”的一个缩影,带动农民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
毛桂成,一位心系家乡发展的实干家,在“百千万工程”的政策东风下,勇挑重担,成为村里花卉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他牵头打造的花卉长廊,主打三角梅、绿芙蓉两个品种,并在全国最大花卉批发市场--广州花卉博览园展销,三角梅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其中天堂镇特色花卉簕杜鹃(三角梅)通过多年培育,至今已是省内最大的三角梅种产销中心,有效打通“由绿转美”“聚绿致富”新路径。
“百千万工程”的推进,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近年来,当地党支部积极协调,推动农民将闲置土地集中流转,带动附近村民致富同时为花卉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调研当天,我们刚好遇到毛桂成刚好给租地农民发租金,农民们笑逐颜开,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同时,在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思想领导下,花卉基地引入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轨道车、自动运输机等自动化设备,极大提升了花卉的产量与品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产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合作社整合资源,统一采购农资、拓展销售渠道;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参与花卉种植,实现三方共赢,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此次调研的花卉长廊是广东省花卉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的会员单位。采访过程中得知,接下来,天堂镇将聚焦“百千万工程”,牵头打造以花卉园区为中心,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三角梅花卉产业集聚区和旅游景点,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花协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策划文旅宣传活动,将花卉长廊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关键力量。
此次调研活动,让实践团受益匪浅,回顾花卉长廊的发展历程,“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党组织的引领是核心动力,产业融合是发展方向。这启示我们,乡村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各方优势,坚持党的领导、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定能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百县千镇万村”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