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佛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农科所”)在三水区大塘镇举办佛山市优质水稻主推品种种植示范推广现场会。本次现场会旨在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发挥佛山市水稻选育种优势,进一步打造佛山优质水稻品牌,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近百亩新品种 优质水稻喜迎丰收
本次现场会选取的示范推广基地占地面积近百亩,种植的水稻为市农科所自主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农晶丝苗”和“奇新丝苗”,种植面积分别为35亩和62亩,均由佛山市富硒米农业有限公司负责栽培管理。
位于三水区大塘镇的佛山市富硒米农业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上,连片优质水稻示范田迎来丰收。
现场会上,市农科所水稻研发部主任吴拥军详细介绍了两个品种的优势和种植要点。各区农技人员及水稻种植企业代表对上述两个品种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纷纷对两个品种的产量、株型及粒型等方面给予高度认可。经现场收割,“农晶丝苗”亩产湿谷450公斤以上,“奇新丝苗”亩产湿谷500公斤以上。
示范田上的水稻整精米率高、米质优,口感接近市面上的主流品种。
01农晶丝苗
“农晶丝苗”是市农科所于2016年通过审定的优势品种,2013年起先后在佛山、清远、肇庆、鹤山、湛江、河源等省内地市种植,甚至还走出广东,在广西桂中地区、豫南稻作区及湖北等地“安家落户”。“农晶丝苗”具有优秀的抗倒能力及抗病性,能够有效减少台风、病虫害等带来的不良影响。经第三方严格鉴定,“农晶丝苗”在丰产、广适、多抗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02奇新丝苗
“奇新丝苗”是市农科所培育的新品种,“年纪”虽小但表现不俗。“奇新丝苗”丰产性较好,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耐寒较好,适宜在粤北以外的稻区种植。
经济效益超805亿 优质水稻“佛山造”
“这些品种的水稻产量高,关键是易种植、好管理。”示范基地负责人莫淑雯说。近年来,市农科所在水稻选育工作中不单单局限于单纯的高产量,更注重抗逆性、广适性等综合特性。
“农晶丝苗”。
产量、抗性、品质是评价水稻的关键,也是品种能否通过审定的指引性指标。作为佛山市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市农科所持续培育、不断创新,近四年通过审定的优质、高产的水稻“新生儿”就有7个。同时,市农科所还积极推进良种在广东省的推广和应用,其选育的水稻品种在省内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多达6700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805亿元。
由市农科所育成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部分水稻新品种。
未来,市农科所将继续发挥常规水稻选育优势,助力佛山市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动水稻产能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