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晓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于20257月上旬,围绕城市生态微团课、塑料产业绿色转型板块,开展义教、拍摄与调研系列活动,用青春行动播撒绿色种子,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携手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东新画卷。

影像记录看复绿,城市公园焕新颜

循着生态修复的脉络,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走进佛山市石湾公园,用镜头记录绿美广东微团课。实践队以废弃陶土再生”“污水治理”“生物多样性恢复三大生态实践场景为主线,从陶女雕塑广场启程,途经陶艺雕塑园、人工湖生态岛、石湾雕塑博物馆,最终抵达南风古灶遗址公园。领学人结合实地景观,讲述从陶瓷废墟到生态绿洲的蝶变故事,生动呈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时强调新时代青年在其中的担当,呼吁青年践行绿色使命,守护生态未来,为绿美广东建设贡献力量

园区走访探转型,政企协同护绿链

在践行绿美广东生态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将目光聚焦于塑料产业的绿色转型。实践队深入佛山顺德,以中国塑料商贸之都乐从镇为切入点,走访中国(乐从)塑料世界与德富塑料城两大园区,实地调研企业绿色转型的现状与难题。在与美塑珑、道生科技等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实践队发现中小企业在边角料回收渠道上面临资质企业不足的难题。

为进一步了解政策支持情况,实践队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开展调研。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实践队了解到乐从镇塑料产业以贸易流通为主,生产型企业占比极低,且废塑料加工企业已全部退出,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随后,实践队还拜访了佛山市顺德塑料协会,了解到协会正尝试通过建立企业白名单、依托国企信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系统梳理了政府引导协会协同企业实践的绿色转型路径,为双碳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实践队成员与顺德区塑料协会梁秘书长合影

十八夏乡实践队始终以播撒绿色理念为己任,让青春汗水滴落在石湾公园的陶土间、顺德园区的厂房里、乡村小学的课堂中。实践队用镜头记录生态蝶变,用课堂传递科技兴农,用调研厘清治塑路径,把个人所长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绿色行动。这份脚踏实地的担当,正是百千万工程激励青年投身绿美广东建设的生动注脚。




点赞(476)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