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为了感受新兴红色底蕴,领悟良田革命精神,佛山大学“青行”实践团来到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慰问越战老兵陈权长和拜访老党员良田村村支书陈建文。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高鹤总队成立77周年,“青行”实践团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新兴县新高鹤游击队总队成立旧址。
当天下午,佛山大学青行实践团来到新兴县水台镇良田村拜访越战老兵陈权长和村支书陈建文。
“1978年,我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了一名通讯兵。” 已过花甲之年的越战老兵陈权长回忆起当年,话语平静却满是故事。1979年战争打响时,他入伍仅月余,当时还是新兵的他坦言:“当时连枪都不会用,心里害怕,但通讯兵不用直面战场,我就想着做好本职,保障信息传递。”
退伍后,陈权长就回归田园,耕几亩薄田、养儿育女。“那时候条件苦,全靠这点田谋生,日子忙碌又充实。” 改革开放浪潮袭来,生活天翻地覆。他笑着说:“当兵那会每月才六块钱,现在优抚待遇好,每月能有一千多。”谈及当下,老兵满是期许:“国家对军人待遇越来越厚待,盼着年轻人多响应号召,去部队里闯一闯,为国家出份力!” 从战场新兵到乡间农人,老兵的经历,串起个人成长与时代巨变,也传递着对新一代的热忱呼唤。

图为越战老兵陈权长在述说经历。 沙怡静 供图
“咱良田村可是革命老村!” 谈及家乡红色底蕴,村支书陈建文目光矍铄。他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高鹤游击队总队曾在此建立,这支由新会、高明、鹤山、新兴四地志士组成的队伍,靠游击战解放多地,后发展为粤中总队、粤中西队,数千人规模载于史册 。如今,村里常组织小学生参观展览馆,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作为扎根乡土五年的 “领路人”,陈建文牵头党员、学生先锋队及机关人员,多次走进红色展馆。“得让大家记住来时路!” 他深知传承力量。随着广东 “百千万工程” 推进,良田村悄然蜕变,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初兴,村民日子有了新盼头。
谈及青年与家国,他话语恳切:“国家助学政策都落了地,孩子们读书有保障!也盼年轻人多强身健体,踊跃参军,把咱的红色精神、家国担当,在新时代续上!” 从守护红色根脉到助力乡村蝶变,老党员以行动书写着对党、对乡土的赤诚。
图为老党员良田村村支书陈建文。 郑铠泓 供图
图为村支书陈建文与“青行”实践团成员对话交流。 郑铠泓 供图
随后,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青行实践团一行前往新高鹤游击队总队成立旧址,深入了解新高鹤地区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在新高鹤旧址,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了村支书对革命历史的介绍。通过参观历史图片和实物展览,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并且了解这支解放军活动于广东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他们善于团结群众,开展广泛的“反扫荡”斗争,紧密依靠群众进行艰苦的斗争,开展生产、建立政权、引导群众学习革命真理,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
回顾新兴县、高明、江门的解放历程,新兴县于10月17日宣告解放,高明全县在10月18日解放,江门则在10月实现和平解放。这些解放行动标志着粤中地区革命斗争的重大胜利,展现了人民军队与群众的深厚情谊。解放军在粤中地区广泛开展“反扫荡”斗争,依靠群众力量,建立政权,引导群众学习革命真理,提高思想觉悟。这些胜利不仅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也为粤中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村支书带领“青行”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新高鹤成立旧址。 梁舒婷 供图

图为村支书和“青行”实践团参观后合影。 郑铠泓 供图
从越战老兵陈权长 “做好本职就是为国出力” 的朴素坚守,到老党员村支书陈建文 “守护根脉、振兴乡土” 的执着担当,再到新高鹤游击队总队 “依靠群众、解放一方” 的峥嵘过往,佛山大学 “青行” 实践团在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的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记忆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力量的接力。
当青年学子的脚步踏过革命旧址的青砖,当老兵的期许与老党员的嘱托回荡在田间地头,红色基因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新时代的脉搏。正如那些曾为家国奋不顾身的先辈们,如今的良田村在 “百千万工程” 中焕新颜,而青年一代对历史的铭记、对未来的担当,终将让红色精神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让家国情怀在接力奋斗中薪火相传。
(通讯员 吕诗婷 高鸣 梁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