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挡不住建设的热情,佛山的重点项目建设正按计划如火如荼进行。8月,全市率先实施“集转国+居改工”土地整备策略的海口智能科技园项目全面封顶,正式步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竣工。
全市首创,打造示范标杆
海口智能科技园位于禅城区禅西大道以西、莲江路南侧,处于汾江科创带中心位置、禅西都市产业示范区核心区,由海口村投资建设,园区净用地面积约43.7亩,共打造5栋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高端工业厂房。
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2025年纳入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清单,2025年1-9月已完成形象投资2.4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20%,主体工程全面封顶。

海口智能科技园项目效果图。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地块原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租金收入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海口村在全市内首创“集转国+居改工”模式,将规划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探索通过“三旧改造”将集体工业用地全部转国有工业用地,由村投资建设并同意部分的物业按政府指导价出售给优质企业,剩下的部分工业载体将用于探索与张槎街道国资企业联合招商运营。
同时,禅城区与海口村集体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土地使用权返还给村集体,即土地性质改变后使用权还是集体,村民不用担心“失去土地”,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平衡了村集体的资金难题与长远发展需求,吸引大量高端产业入驻,让土地开发、运营模式和村民收益全面升级,实现村民、企业、政府的“三赢”。
该项目于2023年以99.8%的高支持率通过村民表决,预计2026年建成。届时,海口村将自持70%物业,30%物业对外出让,预计地块租金年收益从260万元提升至1700万元。
未来,海口智能科技园还将在南侧启动二期建设工程,计划打造成高端制造聚集、总部企业汇聚、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的禅西智造产业基地。
三处发力,确保建设进度
用无人机围绕海口智能科技园一周可见,项目的五栋高层厂房均已封顶,部分外架正在拆除,建设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项目负责人表示,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项目方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开工前,项目方便将建设目标拆解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绿化景观等细分项目,明确施工、设计、监理等各方责任,权责分明,确保项目建设按预定计划进行。
开工后,项目方一直维持与建材供应商、设备厂商的沟通交流,把握建设物料使用情况,并根据施工进度,动态调配人力;在高峰期还会引入专业施工班组,合理排班,保障人力充足,减少项目建设遇到的阻碍。
此外,项目方还会每日出动监理团队巡查,检查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对比计划表与实际情况,如发现有节点滞后,便会立即分析原因并调整方案,保障项目的建设速度。按照预先进度估计,项目将于明年一季度竣工。
位置优越,方便企业发展
项目负责人介绍,海口智能科技园分为出让和自持两块,30%的建成物业按政府指导价出让给优质企业,剩余的70%由村集体自持用于长期出租或交张槎街道国资企业承租运营。
目前,分割出让的载体已于今年3月14日由广东新劲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宽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宽普科技”)竞得,为3号楼和5号楼,共计3.5万平方米,计划打造成特殊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开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设计与生产服务。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亿元,年纳税额8000万元。

2024年1月16日,宽普科技与张槎街道办事处签订了《新劲刚(张槎)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于2025年3月14日竞得海口智能科技园3.5万平方米用地。图为宽普科技与张槎街道办事处签约。/南方+供图
剩余的70%可出租载体为1号楼、2号楼和4号楼,约8.05万平方米,计划由张槎街道公有资产公司联合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院,引入科创型企业,打造“中试小试精密仪器平台基地”的科创基地。
谈及宽普科技为何选择海口智能科技园,项目负责人非常自豪,他表示,这一共有4个原因。
第一,项目的地理位置优越,步行20分钟左右可达佛山2号线地块张槎站、广佛环线张槎站,适合集聚科技人才。
第二,地块比邻佛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园,结合现有物业,方便企业打造“总部研发+制造基地”。
第三,项目创新土地整备模式,为宽普科技提供了购置工业载体的机会。
第四,项目属于禅西智造产业基地片区,该片区聚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已孕育出国星光电、蓝箭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有利。
政府助力,方便资金回笼
一路走来,佛山以“管家式”的企业服务覆盖了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持续强化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运作机制,发改部门针对项目制定审批计划方案,各审批职能部门紧盯开工计划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办理完成各类审批事项,严格按照工作目标与时间节点,高质落实、高效保障重点项目加速开工顺利推进。
鉴于“集转国”是全市创新开发模式,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30%出售物业“办理《预售证》和公开交易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次沟通协调。相关部门根据《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关于调整实行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物业资产意向出让交易工作指引”,支撑海口智能科技园项目资产出让路径,加快推进项目交易,让项目迅速回笼资金,保障了项目的建设。
借助“物业分割出让”调和长短期收益,依靠“国资统一招商”弥补园区运营短板,同时运用“预招商+定制化”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开展链式招商。一系列组合拳精准实现了“用地高利用,政府少支出,企业易投资,村民增收入”的多方共赢。海口智能科技园创新版的“集转国”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土地要素的潜力,进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为“禅中心化”和“汾江科创带”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