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佛山深入开展平安村(社区)建设,引导各方力量深度参与基层平安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佛山政法”公众号推出平安乡村法治乡村专题报道,展示各区各单位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在南海区里水镇,有一个常住人口超7万,居民来自五湖四海,86%为非户籍人口的大型社区,社区人口结构复杂,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矛盾纠纷频发。

它就是里水镇金旗峰社区。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质效,金旗峰社区以党建为“圆心”,以群众需求为“半径”,以资源整合为“画笔”,绘制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画卷。

金旗峰社区以其独特的“同心圆”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推广社区综合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里水镇“N力量”平安共建志愿服务队多元共治的优势,丰富“综治中心”建设内涵,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现在,让我们走进金旗峰社区,看看如何用“同心圆”模式,解锁社会治理的“幸福密码”。

作为南海区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示范点,近年来,金旗峰社区在里水镇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指导,结合区、镇部门“三联三治”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和“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按照《里水镇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完成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创新地推出“同心圆”社会综合治理模式。金旗峰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有效联合里水镇“N力量”平安共建志愿服务队,调动社区、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形成“大圆套小圆,圆心不变”的治理格局,聚焦问题导向,推动社会乱象和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金旗峰社区“同心圆”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总览图。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圆心”

金旗峰社区的秘密武器就是党建有效引领,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让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这种做法就像给社区装了一个“定盘星”,让大家知道,遇到问题不用慌,党组织就在身边。

金旗峰社区综治中心。

面对复杂的基层治理环境,金旗峰社区以社区综治中心为阵地,以“同心圆”治理模式为“智慧大脑”,通过摸排辖区资源,将各类力量分类组合成多个模块,包括行政职能模块(行政执法等)、社区力量模块(治安联防、妇联调解等)、小区共治组织模块(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消防微站、平安共建志愿服务队等)。这些模块在日常治理中灵活调动,形成了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

为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社区对事件进行分类定级,划分为四级响应机制:四级(一般性事件)、三级(较大事件)、二级(重大事件)、一级(特别重大事件)。不同等级的事件对应不同的资源调度深度和广度,确保“吹哨机制”精准有效。通过这一机制,社区成功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下降的问题。

截至目前,社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220宗,成功调解50宗,调解成功率达98.5%,有效预防了90宗潜在纠纷,切实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翠林豪庭小区党支部通过党员带头,积极联动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在社区首先提出并实施规范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管理。党支部和业委会一直致力于培养小区青少年志愿者,鼓励并带领他们参与小区事务,开展志愿服务。

“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居民生活得更幸福。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和共治共享,让社区成为居民的温暖港湾。”金旗峰社区党委书记林卓前表示,社区治理模式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和深度。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了“同心圆”治理格局,推进社区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让居民真正感受到社区治理带来的实惠。

海纳豪庭豪苑小区举办邻里文化节。

多元参与 激活治理“半径”

金旗峰社区的治理可不是社区干部的“独角戏”,而是居民们的“大合唱”。社区的治理模式充分体现“多元共治”的理念,积极开展柔性治理,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将政府、社会组织、物管、居民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有机整合。

金旗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作为南海区2025年“两社三中心”第二批试点建设社区,金旗峰积极构建社区共同体意识和文化认同,以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和活动中心为平台,不断扩大“同心圆”治理效能,以党建有效引领、居民有效参与和资源整合为抓手,全面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让社区更有“社气”“社品”。

金旗峰社区开展“党建星期二”暨群策群力共治沙龙。

金旗峰社区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月度活动,叫“共治沙龙”。社区党委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党员、楼长、志愿者、物业等聚在一起,像开“诸葛亮会”一样,分组讨论社区的大小事情。从关爱“一老一小”、妇女权益保障,到公共空间利用等,聚焦多个问题、多个维度踊跃发言。为推进方案实施,每小组还会逐一上台,介绍即将要进行的项目需求,希望通过“熟人”社区大家庭,链接社会共享资源,推动社区治理和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小区通过“共治沙龙”成功链接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锦绣蓝湾党支部链接社区义教资源,为孩子们开办公益夏令营;海纳豪庭、柏悦华府党支部链接社区活动资源,连续3年自主开展小区邻里文化节活动;保利紫山、峰景湾党支部联同物业、业委会自主开展小区第一届邻里文化节活动;翠林豪庭党支部与业委会、物业公司紧密联系,不但解决小区停车管理,还结合传统节日,召集小区青少年志愿者开展党群志愿服务活动。金旗峰社区秉持“同心圆”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理念,通过“共治沙龙”,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各类文娱文化活动,也是促进新市民融合的新实践和有效探索。

社区学堂舞蹈公益课进小区和保利紫山小区举办邻里文化节。

目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组织与居民互动的桥梁,各小区党群服务站逐渐成为居民日常活动和服务的重要场所。而社区定期组织举办邻里文化节、跳蚤市场、篮球赛等文化活动,特别是社区已成功举办第四届党建文化节,各小区党支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物业等积极参与讨论、策划活动内容,让居民在活动中增进交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现在社区活动丰富,大家关系也更融洽了,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保利紫山党支部书记林良水说,通过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展健康讲座、青少年夏令营、小区邻里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社区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公益+市场”模式,撬动社会资源,建设诚信商家联盟,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探索培育社区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等“社区公益合伙人”,设置“积分小屋”,为新市民提供积分物资兑换服务,进一步丰富社区服务供给。

金旗峰社区成功举办第四届党建文化节暨创熟嘉年华活动。

共治共享 丰富治理“内涵”

“社区氛围和谐团结,让我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居民李女士说,社区合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还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金旗峰社区的“同心圆”模式不仅凝聚了各方力量,更实现了治理成果的共享。社区通过“微治理”项目,解决了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岭南厂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最终确定了停车位规划、绿化提升等方案,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而柏悦华府小区电动自行车外移工作和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扩建,得到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连线、物业公司支持和小区党员、楼长和平安共建志愿者的大力配合,使得工作顺利完成,切实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金旗峰社区柏悦华府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启用。

金旗峰社区党委通过“借力”把周边社区、企业、学校等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社区所在的展旗山医药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片区大党委,包括甘蕉、大冲、沙涌、大步、同声等村(社区)。金旗峰社区与友邻社区联动,举办“里水好袜”袜艺设计大赛;与南七院教学科党支部及旗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联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新市民走近里水企业、了解里水发展。大家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不仅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片区的协同发展。

金旗峰社区的“同心圆”社会治理模式,不仅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更是丰富社会治理建设的内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社区不仅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让新市民找到归属感,让治理从“自治”到“共治”转变,更营造出和谐、温馨、互助的社区氛围。“同心圆”的半径必将持续扩展,绘就更广阔的共治图景!

(来源:南海融媒、金旗峰社区)

点赞(0)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