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却因“摄像头纠纷” 吵得不可开交 如何修复兄弟情 化解兄弟俩心头的“心结”? 近期,经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家访调解 一对七旬亲兄弟之间 因安装摄像头而引发的 隐私权纠纷案件成功化解 陈某甲与陈某乙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老哥俩都已年过七旬。老哥陈某甲与老弟陈某乙隔巷而居,老哥家的前门正对着老弟家的屋后,可以看到老弟家的厨房及卫生间的窗户。2024年1月,老哥发现老弟家在四楼天台、屋后一楼墙角上一共加装了四个摄像头,其中两个可以直接拍到自家前门。老哥觉得自己及家人出入都被老弟“监控”着,隐私权受到了侵害,遂将老弟告上了法庭,要求老弟拆除摄像头。 庭审中,陈某乙坚决不同意拆除摄像头,其表示安装摄像头是为了保存证据,因为有人从窗口把垃圾扔进自家厨房,天台四楼也被人用水淋到过,另外自家还有一栋自建房准备用来出租,所以也安装了一个朝上拍摄的摄像头用来预防高空抛物。而且,陈某甲家门前也装了两个摄像头,还可以拍到陈某乙家的厨房和卫生间。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这对兄弟因为借款、建房、相邻权等纠纷积怨多年,村委干部多次对双方进行调解均未果。而就在庭审结束后没几天,陈某乙向法院提交了起诉材料,同样是以侵害隐私权为由,诉请陈某甲拆除其门前安装的两个摄像头。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涉案摄像头的安装情况及拍摄范围,法官们决定到当事人家中进行实地勘验。同时,为妥善化解这对亲兄弟的纠纷,法官们还特意邀请妇联的家事调查员(调解员)及村委干部共同进行现场调解。 没想到,老哥俩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刚坐下就开始吵得不可开交。法官们只好分开老哥俩,进行“背靠背”调解。法官、调解员、村委干部从法、理、情等角度对老哥俩进行了谈心、调解,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老哥俩终于达成一致协议,两人均同意无需对方拆除摄像头,双方各自调整自家摄像头的角度,将摄像头的拍摄范围调整至双方均可接受的范围。 签署调解协议后,法官们又来到当事人家中,亲自为当事人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并拍照、截图留存,作为今后双方比对摄像头有无发生位移的凭证。随后,陈某乙也当场写下撤诉申请,自愿撤回对哥哥的起诉。至此,这对七旬亲兄弟之间的两宗“摄像头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来源:南海政法、南海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