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题中之义。“1”是指规范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实现“一个中心管平安、一个平台抓治理”;“6”是指发挥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层政法和综合网格、网格员力量,以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作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N”是指广泛发动社会其他综治力量,多方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即日起,佛山政法微信公众号推出“1+6+N”专题报道,充分展示各区各单位以完善“1+6+N”工作体系助力“百千万工程”。


“枫桥经验”在南海公安,焕发出时代的新风采!近日,《人民公安报》报道了佛山南海“枫桥经验”的经验做法。


“桥”的一端,从浙江诸暨一路向南,连高山、越峡谷、跨江河,穿越岁月栉风沐雨,抵达“桥”的另一端佛山南海。


2019年、2023年,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黄岐派出所、西樵派出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一个县级区有两个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全市独此一家。这是南海公安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基层警务结出的硕果。



从公安“单打独斗”到“警企联勤”,为基层警务提质增效,再到“近邻警务”,全面落地延伸为民触角。从乡间到城市,从一枝秀到满眼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南海的“枫桥密码”!


桥基:“1+N”立体守护



立夏时节,来到南海西樵,这里山静水澄,画里山村的风光秀美祥和。民警纷纷“入画”,忙着守护景区平安。


“我们是警力跟着游客走,哪些位置游客集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纠纷、哪些点位求助或询问比较多,我们的警力就部署到哪里。”西樵派出所所长杜航伟介绍,西樵辖区景点多,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大量游客。作为最新一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针对客流高峰,该所开启“旅游警务模式”,提前做好预案,科学设置执勤点位,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依托“最小单元”警务室和POC可视化对讲机,一旦接到群众求助,可立即调度最近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及时处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客在景中、警在身边”。





“不好了!有游客跌入山坑!”五一假期,正在西樵山上安保的民警卢志明、梁锡昭的对讲机里传来紧急警情。根据报警人的描述,初步判定游客被困在一处尚未开发的浅沟里,单靠警力难以施救。民警随即通过对讲机呼叫景区工作人员、救援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带齐装备一同前往。


工作人员发挥地熟优势,很快带着民警找到了摔伤的游客。将游客扶上支架,固定好身体后,民警和救援人员抬起担架小心翼翼往山下走。一路上树木繁盛不便行走,民警硬是用工具砍掉拦路的树枝,开辟出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历经两个多小时营救,众人终于平安抵达地面,游客也得以送往医院救治。


走过西樵的石板路、镬耳屋,来到黄岐繁华闹市的街头巷尾,守护的脚步不止。


作为黄岐核心区域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体之一,嘉洲广场客流不断。在商场内外围,都有黄岐派出所警辅人员和商场联防队员的共同守护,让商家和消费者安全感倍增。





一天晚上,商场里传出吵闹争执声,并逐渐升级为肢体冲突。在商场内巡逻的民警接到报警后,马上向正在外围执勤的警力及周边最小应急单元发出了应急处置的指令。顷刻间,数名手持盾牌、钢叉的最小应急单元安保力量出现,与民辅警一起将涉事人员控制,全过程仅仅五分钟。


除了一呼百应的“守护网”,黄岐派出所着力打造警企联动“过滤网”“打防网”,共同守护着热门消费场所的平安有序。


“市民有安全感,他们的消费意愿也更高啦。”嘉州广场商家纷纷点赞,三层“大网”的守护,真正实现了警企“双赢”。


桥梁:“平安合伙人”共解民忧




“梁伯,最近邻里之间相处得还好吗?”


“陈婶,楼上没再漏水了吧?”


“刘姨,晚上没有音乐声打扰您休息了吧?”


……


百年老榕树下,黄岐派出所社区民警叶建华约上“和事佬”,和街坊们聊家长里短、化纠纷摩擦。沏一壶热茶,坐上一下午,茶色渐淡,但聊兴仍浓。你一言我一语中,街坊们心里的疙瘩也一一解开。




“和事佬”是黄岐派出所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而打造的极具本土特色的“调解品牌”。以社区警务室作为主体,吸纳社区居民、专业咨询师、律师、心理医生、餐饮经营者、厂企管理者等民间“草根”力量作为“平安合伙人”,分片区网格化兜住“鸡毛蒜皮”,“量体裁衣”式听民声、解民忧,实现“小事不出场所、大事不出社区”。


为了提升“和事佬”的调解水平,黄岐派出所定期召开“和事佬”志愿者例会,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调解方法,同时邀请专职调解员对“和事佬”进行专业化培训。除此之外,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议选树典型,带动更多热心群众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目前,这支队伍已有560人,直接参与调处纠纷300宗,成功率达100%。





在西樵上金瓯古村里,26岁的警官张小芳搬个小板凳,往村民们中间一坐,能聊上个大半天。“坐下来,俯下身子,和老百姓的距离就近了,感情就亲了。”张小芳说,刚做社区民警不是没犯过怵,但和村民从混脸熟、唠家常,到建立信任、愿意吐“苦水”,再到遇到什么事,最先想到的是她,全靠小板凳架起了她和村民的“连心桥”。




“邻居白天放音乐,我白天没法休息了。”“邻居炒辣椒呛到我了。”早前,张小芳从一宗噪音投诉中察觉到当事双方近年来时常摩擦不断,深入了解后她发觉双方矛盾起因最早可追溯到20年前宅基地纠纷,一方不满另一方建出租屋,双方当事人均年过六、七十,积怨颇深。


为解“事结”,张小芳联合环保、执法部门,实地检测音乐噪音大小,请村里的“和事佬”为双方背靠背调解;为化“心结”,张小芳请来了当事人亲属支援,又联动村里治安队共同耐心劝解,搭建沟通桥梁让当事人面对面调处。从接到投诉至化解纠纷,她联合多方力量在两个星期内倾心调解,当事双方心服口服。




西樵山下,听音湖畔,像张小芳一样的“邻家警官”每日奔波忙碌在巷陌间、群众里,他们俯下身“打捞”民意,将矛盾就地化解于萌芽,让每一件民生小事都能落地有声。


拓桥:“枫桥经验”遍地开花



“桥”的一端是民警,另一端是百姓,连接两者的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步履不停。在南海,这座“桥”在南海公安深化社区警务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拓宽拓长,覆盖整片生机葱茏的土地,辐射千家万户。


“离群众距离更近一点,为群众考虑更多一点,到群众身边更快一点。”这是南海公安践行“枫桥经验”的心里话。


2023年,南海公安警务改革再升级,在全市先行先试推动“近邻特色警务体系”全面落地,将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292个“社区110”开到群众家门口,1548名“邻家警力”每天“泡”在群众身边,就地开展入户走访、安全防范、化解矛盾等工作,第一时间解决社区突出问题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给百姓“警察就在身边”的近邻守护。




同时,打造群防群治可视化指挥平台,融合一张图展示、一体化指挥、一键式报警等功能;深化社会治安防控“四个一”体系建设,一个个“平安前哨”帮助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真正盘活全区超4.2万群防群治力量,安全防范更加精准,社会治安更加有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更好听民声、应民盼、解民忧,南海公安因地制宜“解锁”更多“枫桥”新模式,“枫桥经验”正遍地开花、绚丽绽放。


创新推出“民意速办”改革模式,2023年12月成立全市首个民意中心,创新整合“平安厅”信箱、12389平台、12345热线等7类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形成“收集—核查—解决—回复”的畅通工作流程,实现“响铃即响应”“沉浸式”督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变“民意”为“满意”。


各地丰富“民意速办”新载体,在分局指导下,培育出“平洲线上调解室”“摩的司机义务巡逻队”“警家校护畅队”“平安功夫志愿服务队”“平安南海讲师团”“九江木兰先锋队”等基层治理品牌,有效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平安网络”越织越密,“枫桥经验”焕发出时代新风采。


来源:南海政法、南海公安



点赞(0)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