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孩童时期,我总牵着你的手穿梭于涌动的人潮中,只为见那新奇意儿一眼、只为听那棒槌儿一声。我们满心欢喜地盼啊望啊,终与那英歌舞相见,却不曾想这一溜一钻我们就长大了,而如今的它还好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而这一次送来的却是红红火火的热闹景、乒乒乓乓的棒槌声。疫情的到来让这个温情的小镇按住了火热激情的持续键,原想:这样的暂停是否会永远地抑制住人们的欢心?可现实却让这个地区的人民在二零二四年伊始松开了按住的双手,迎来了铺天盖地的红火与热闹。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潮汕人民创制了用于祭祀的神舞——英歌舞。英歌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后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这种舞种表演形式独特,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既似土风,又似武舞。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豪壮、强势的气势,给人以震撼之美。这种舞种通常由数十名至百余名表演者组成舞队,更具豪壮之感。可沧海桑田间它又何以能留住年味,挽留住前行的人们?又是什么让它在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代代相传呢?
      若担当尚有一片在,从此传承便在心中永恒。在“普宁英歌文化节”中一条“小蛇王”登上他的表演舞台,个子还未及手中的小蛇高时他便跟随队伍开始了他的英歌舞旅程。这位年仅五岁的娃娃从小便喜欢上英歌舞并愿意为此坚持与付出。在游神队伍表演过程中他会告诉叔叔们自己累了,可转过身他又继续投入于表演中;在《非遗里的中国》中他会大方自信地向大家展示“耍槌花”“扣槌”等动作......如今,英歌操也逐渐地走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孩童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坚持,更是非遗后代传承者的力量,青少年们正用他们的棒槌挥舞着非遗文化的未来,而这勾画的将是更美好的明天。一次次精彩绝伦的演出中,青少年们的身影从未缺席,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代代地薪火相传英歌舞才不会被时代浪潮所冲。
      若创新尚有一片在,从此潮意便在心中荡漾。传承让英歌舞不被社会所驱,而创新却让人们为它驻足。《潮魂英歌》中实现了中华战舞与法国街舞的大碰撞,谁曾想传统的英歌能与现代潮舞有这么融洽的配合,而这样别出心裁的MV制作更是展现了英歌舞的创新力与感染力;让英歌舞“破壁出圈”的还有那文创产品的推出,设计师们在传统的创新上追求的不仅仅是趣味性更兼实用性,因为这样才能让更多大众接触文化,感悟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当然了,这种非遗也离不开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博主的视频分享、文旅业的创意推广等也让我们看到了它在追逐时代的身影。或许刚开始的它会显得格格不入,可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缩越小,而这种向上与奔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不服输!幸好,最后的它在转角处成功地赶上了!探索出了最适合它发展的那一条路,也是在那个路口它开始走向世界,让这个世界的人们都欣赏它的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走出潮汕之门,潮阳英歌舞队应邀去澳门、广州等地演出;走出国门,西岐英歌队受邀去泰国演出;走出亚洲之门,普宁英歌队登上《卷宗Wallpaper》杂志封面......它以新潮的方式,既让《水浒传》焕发新的生机,让经典走进千家万户,也让中国文明与世界对话,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微薄之力,这样的它何以不能出圈、何以不能让人们魂牵梦萦呢?
      若温情尚有一片在,从此企盼便在心中记挂。人们心中不仅要有它,更要常挂念它。英歌舞之所以能成为潮汕人心中不可泯灭的记忆,是因为它身上衔挂的是当地人对美好日子的向往与祝福,是因为他身上散发的独有的磅礴之美。或许也是儿时之期的热闹让你魂牵梦萦。在潮汕地区英歌舞的表演通常不是单独出现在游行街上,而是有着庞大的游行队伍。在那里有种独特的说法叫做“营老爷”过“劳热”:这队伍中不拘于俊男靓女的敲锣打鼓、吹箫打镲;黄口孩童们的踩高跷和挑花篮;桃李年华的窈窕女子们的营标旗......这样的游行通常都是白天的节目。到了晚上,这里却有着别味的文化情致——“潮剧”,别样柔情的唱腔与中气宏伟的英歌舞相持,总能让人在刚中享柔,在平凡中悟乐。一整套的“劳热”让宁静的小村庄闹哄起来;让阔步前进的潮流人停下脚步、歇息片刻;这样的文化习俗让人们愿意主动为它停下脚步,又何尝不会让人们牵挂于心呢?
小时候的牵挂长大了也会陪伴,或许我们在热火朝天的一场场表演中看到了英歌舞的与时俱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我们仍然会被困在自我的“信息茧房”中,我们愿意拿着手机了解世界,“走遍”山河,却也不肯为这非物质文化遗传迈出一步。小时候的我们会期盼新年的到来,会牵挂热闹的氛围,而长大的我们迈出的步伐总比文化向我们迈进的步伐小,但是没关系,再小也是一种双向奔赴。可转念一想,或许,我们也能再迈进一步呢?就像潮剧登上春晚时你会在家激动分享,会想要是英歌舞也登上舞台让大家看到该多好啊!或许你会开始搜索潮剧的知识,更可能你会走进潮剧大戏堂陪老一辈们看完整的一出戏,也许你需要提词器,也许......但这都不妨碍证明你已经向传统文化迈上那一大步了。既如此,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欣赏英歌舞这场新年大剧吧,去了解它,去体验它,去欣赏它,去感受它,去赞美它。让我们共赏这股来自华夏大地的热情与活力,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努力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以文化自信自强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鼓槌声起,万人空巷。希望从未接触的你去尝试它;希望你能像儿时般热爱它。如果能,那请去体验它吧,在下一次表演时你或许能听到那句“我是专门为你们而来的!”


图为英歌舞表演场景


点赞(739)
立即
投稿

网信佛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