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记

三水鸡煲蟹:地道食材与秘制酱料烹出诱人鸡煲蟹

在佛山三水白坭,有一道别具特色的地方料理:鸡煲蟹。鸡肉吸收了螃蟹的鲜,螃蟹又混合了鸡肉的甜,在酱汁的调和下,两种食材相融合,做出了“1+1>2”的美味。汤汁更是醇厚香浓,食客们用它拌饭,能吃上三大碗。

开门见“山”,我有点太直接了!

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被誉“中国功夫之城”、坐拥“世界美食之都”……佛山,也正以自信从容的姿态谱写新的篇章。打开亚艺之门,窥见魅力佛山,看完,你会爱上这座城!

风起水都 中国力量

作者通过长诗展示并讴歌广大产业工人为建设城市家园的精神风貌和磅礴力量。

宅家“行通济”,一样“冇闭翳”

“行通济,冇闭翳”。佛山人元宵佳节传统习俗必行通济,求个好兆头,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各类聚集性活动皆按规定延期或取消,通济桥范围亦进行了封闭管制。在此情况下,通过制作云打卡的「线上行通济」让用户依然可以参与传统活动,收获好运。H5互动中可以选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角色、不同饰品、不同场景进行打卡,并写下专属自己2020年寄语,在最后还有机会抽取KN95口罩,现累计有四十多万市民参与。

从“一时美”到“持续美”,三水白坭这个村有什么妙招?

在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富景社区下灶村,房屋前后干净整洁,公园鸟语花香。“现在村子里很干净,大家都不会乱丢垃圾,也不会乱摆放,村规民约有奖惩措施的。”在村内开小卖铺的陆婆婆介绍,村里新修了道路、公园,环境变化非常大,周末回村的人也多了起来。

佛山三水陈氏大宗祠:昔日家族祠堂,今成公共家园

7月27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陈氏大宗祠第九届暑期夏令营书画培训班开班。未来15天,70名青少年将在此学习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国画、素描。他们当中,既有白坭本地人,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位于白坭镇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不仅是一个借古开新的公共文化空间,更是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推动社区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其所在的富景社区是白坭最大的村居,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两倍。 近年来,白坭镇在富景社区开展社区融合试点工作,以祠堂为载体、文化为纽带,推动本地人与外地人融合,探索共建共享共融路径。外来务工者的归属感,便是其探索成果的最有温度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