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记

要振兴,先发展!顺德村改逐步打开乡村振兴的窗口

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高质量发展,一头挑着乡村振兴。近期,区委常委、区村改办主任梁伟沛多次到镇街调研考察,要求区镇在推动连片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同时,将村改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效益反哺农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恰逢金秋十月,随着这股硕果飘香,我们将走进乡村振兴的道路,探寻顺德人的小康生活。

呀!点一下,我穿越了…

低矮平房变身摩天大楼,阡陌农田崛起生态新城……近年来,佛山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一个个新的城市地标,这些地标既是我们的时光记忆,也是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见证。在佛山各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这篇新媒体作品以点击互动对比展示城市地标景观变化的方式,带领读者回望“十三五”期间佛山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变,凝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张槎村:百年古村唱响小康新生活

张槎街道张槎村,古村悠悠,世代传承书法传统。以古建筑为阵地,以书法为载体,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粤剧、书法等焕发乡村文化自信。

以村改为契机,顺深书写新时代协同发展“双城记”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在深圳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顺德主动学习深圳、拥抱深圳。在“三区叠加”发展机遇下,双城合作不断涌现,书写出珠江东西两岸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一片区,一特色”伦教、勒流以村改“化茧成蝶”展新姿

顺德村改,既是产业的空间再造,也是生态环境的重塑。两年来,顺德将村改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推进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上,顺德建成安全、规范、美观的农用棚舍2180个,完成城乡黑臭水体整治45条,连片打造1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农村稳才能产业兴,农民富才能经济旺。探索顺德乡村振兴的故事,掀开村民幸福安居的篇章,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伦教以及勒流的“家门口”,体验他们的小康生活。

小美看大美——坊塔

作为佛山新城的地标——“坊塔”,竟然曾在网上被评为最丑建筑之一这个“魔方”一样的建筑高达153 6米,由9个方体建筑组成,整座坊塔包括了佛山大剧院、佛山市城市展览馆、文展休闲观光等三大功能区。“坊塔”建筑采用的是“斜交钢+钢支撑核心筒”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抗震烈度也达到了7度!连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称为结构设计难度与中央电视台大楼难度相当的塔楼建筑。

佛山张槎:文明风景遍地开花,小康生活照进现实

公共秩序不断优化、人文环境显著提升、文明出行贴近生活……走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的大街小巷上,文明风景随处可见。环境优,生活美,共享氛围浓厚,创建文明城市让居民的小康生活触手可及。

靓靓靓靓靓,佛山的夜靓爆镜!

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 人声和汽笛声此起彼伏, 入夜的佛山, 流光四溢,繁华精彩。 日前, 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组 发布了系列标杆项目榜单, 其中,佛山市入选 “2020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 霓虹璀璨的商圈场所, 人群熙攘的鲜货市集, 构成佛山多元而迷人的夜生活。 守护万家灯火, 心念南网情深, 佛山供电, 点亮佛山美妙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