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助力伽师高质量脱贫!佛山援疆工作队获2020年新疆脱贫攻坚

引入社会力量帮扶当地产业发展、组建招商小分队引产业促就业、组织援疆干部为扶贫农产品直播“带货”……在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消费扶贫等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佛山援疆工作队近日获得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一块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佛山援疆工作队充分发动佛山力量,全面助力伽师脱贫攻坚的决心与努力,其间留下了不少充满喜悦的瞬间。

扶贫干部的口头禅

林宁,35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驻吴川市下村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多来,他总是奔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如何做强肉鹅产业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怎样建立起稻米产业链为振兴乡村“造血”?村里的校舍改造推进到哪一步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好的,我来想办法!”截至2020年6月,全村9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我的小康生活是“种出来”的!

梁达明是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丽堂新村的村民,出生于1988年。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大学毕业后,他却选择回到家乡,像爷爷和父亲那样,种菜!作为第三代的种菜带头人,梁达明敢于创新,直接向企业、机关食堂供应蔬菜,同时布局连锁直营店。之前蔬菜年均销售在一百万元左右,到他手里则大幅提升至一千万元以上,去年更达到了三千万!梁达明说:我们的小康是“种出来”的!

小康路上,他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来自汕头澄海的小伙子陈潜,今年30出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佛山打拼,从月薪二千做起。“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己的付出老板一定会看得见。”凭着这股子韧劲,陈潜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租房到买车买房、从打工到自己做老板、从生活困窘到小康富裕的大跨越。目前,他经营着一家园林工程公司,事业红红火火。他笑称,人家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自己一直跟花花草草打交道,可算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扶贫微记录丨村里来了个“关键”叔叔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4年前,佛山税务人员带着身上一抹税务蓝来到广东湛江艾占村,为红土地上的这个小村庄带来光伏项目、就业机会、国学书画课堂以及电商平台……纪录片《村里来了个“关键”叔叔》从一个被帮扶的小女孩视角,叙述了她眼中的脱贫变化。

三水青岐渔业产业园安装“最强大脑”,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0年,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和青岐村分别入选广东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名单,青岐村内的“佛山市三水区渔业产业园”,引入了一批具备强大科研实力的院校进驻,与园区内的养殖企业建立紧密型科研联盟,加强科研合作,为园区安装上“最强大脑”。其中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就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金丰产鲫、加州鲈“优鲈3号”“鼎鳜1号”鳜鱼等性状优良产品,其中白金丰产鲫和白金优鲈系列产品还获得了国家新品种认定。白金水产还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养殖户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实现增产增收。

有扶同享!我正在参与南海这个超亿元“大项目”,你呢?

自南海接到对口帮扶云浮市三区(市)、四川省凉山州北三县等任务以来,就明确把这次精准扶贫作为“自家事”,完成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让帮扶对象脱贫。 如今,南海扶贫协作结硕果:凉山州的彝族老乡们住了新房子,还走出了大山,到佛山打工挣钱;曾经闭塞保守的云浮山村小镇,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扶贫车间、扶贫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如火如荼,贫困户脱贫致富斗志高昂。 南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怎样的成效?跟随南海扶贫干部的脚步,为南海扶贫事业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