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小康路上,他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来自汕头澄海的小伙子陈潜,今年30出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佛山打拼,从月薪二千做起。“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己的付出老板一定会看得见。”凭着这股子韧劲,陈潜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租房到买车买房、从打工到自己做老板、从生活困窘到小康富裕的大跨越。目前,他经营着一家园林工程公司,事业红红火火。他笑称,人家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自己一直跟花花草草打交道,可算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携妻女到一线扶贫!佛山这个扶贫干部的故事,暖心!
以扶贫干部家庭成员的“亲历者”同时是扶贫工作的“旁观者”角度,展示扶贫工作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扶贫微记录丨村里来了个“关键”叔叔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4年前,佛山税务人员带着身上一抹税务蓝来到广东湛江艾占村,为红土地上的这个小村庄带来光伏项目、就业机会、国学书画课堂以及电商平台……纪录片《村里来了个“关键”叔叔》从一个被帮扶的小女孩视角,叙述了她眼中的脱贫变化。
我们的脱贫致富生活·农副产品篇
瓜果飘香、鸡牛成群。在佛山市禅城区交通运输局的对口帮扶下,廉江市横山镇谭福村致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地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养殖产业和种植产业齐头发展。村民们脱贫致富新面貌,朝着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奔进。
跨越2000多公里,“顺德暖流”涌进凉山深处丨凉山一线见闻y
今年,由顺德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起,在顺德区委宣传部、顺德区扶贫开发协会共同推动下,万和电气积极参与“顺德暖流 情系凉山”帮扶行动,捐出50台电热水器。其中,对坪镇中心校20台,春江乡学校30台。此前,和的慈善基金会通过佛山慈善会捐赠春江乡79万元,建设饮水工程,为学校和周边群众解决饮用水难题,为他们带去顺德人民的一片情意、善心与温暖。
对口帮扶的西湾村获授“湛江市文明村”
西湾村地处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民安街道东海岛最西端,属省定贫困村,又被组织部门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村”。2019年以来,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对口帮扶下,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村”两顶帽子,还被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认定为“湛江市文明村”。该作品介绍了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帮扶单位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驻村干部的心血、汗水和付出。
佛山街坊们都在跳这个舞,还登上了“学习强国”!
从今年8月份开始,佛山电台策划推出“爱不停步奔小康”融媒宣传活动,先后前往佛山对口帮扶的四川凉山、西藏墨脱、新疆伽师以及广东湛江、云浮等地进行拍摄、采访,并创作了主题曲《为爱奔跑》以及魔性的“奔康舞”。
走近藏品丨从废墟到“桃花源”——水磨新生的见证
一把“金钥匙”,承启援建地的未来
一个个厚重的奖杯、奖牌
镌刻佛山援建者的汗水与荣光
在佛山档案珍藏馆的援建档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展柜里的“金钥匙”,它是佛山向汶川水磨镇整体移交援建工程仪式上的钥匙模型。钥匙上刻有“佛山援建”四个字,样式设计融入了民族文化与建筑文化元素,颜色闪亮夺目,承载着沉甸甸的援建故事
临时工脱贫记:从2600元到16000元
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岭头村的仙凤毛豆种植扶贫基地上,54岁的陈立锋正在清除杂草为新一轮的毛豆种植做好准备。今年五月,这片250亩的毛豆种植扶贫基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将近20万斤的毛豆从岭头村销往上海、浙江等华东地区。对此,陈立锋满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