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有扶同享!我正在参与南海这个超亿元“大项目”,你呢?

自南海接到对口帮扶云浮市三区(市)、四川省凉山州北三县等任务以来,就明确把这次精准扶贫作为“自家事”,完成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让帮扶对象脱贫。 如今,南海扶贫协作结硕果:凉山州的彝族老乡们住了新房子,还走出了大山,到佛山打工挣钱;曾经闭塞保守的云浮山村小镇,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扶贫车间、扶贫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如火如荼,贫困户脱贫致富斗志高昂。 南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怎样的成效?跟随南海扶贫干部的脚步,为南海扶贫事业出力!

临时工脱贫记:从2600元到16000元

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岭头村的仙凤毛豆种植扶贫基地上,54岁的陈立锋正在清除杂草为新一轮的毛豆种植做好准备。今年五月,这片250亩的毛豆种植扶贫基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将近20万斤的毛豆从岭头村销往上海、浙江等华东地区。对此,陈立锋满是喜悦。

小康路上,他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来自汕头澄海的小伙子陈潜,今年30出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佛山打拼,从月薪二千做起。“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己的付出老板一定会看得见。”凭着这股子韧劲,陈潜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租房到买车买房、从打工到自己做老板、从生活困窘到小康富裕的大跨越。目前,他经营着一家园林工程公司,事业红红火火。他笑称,人家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自己一直跟花花草草打交道,可算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走近藏品丨从废墟到“桃花源”——水磨新生的见证

一把“金钥匙”,承启援建地的未来 一个个厚重的奖杯、奖牌 镌刻佛山援建者的汗水与荣光 在佛山档案珍藏馆的援建档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展柜里的“金钥匙”,它是佛山向汶川水磨镇整体移交援建工程仪式上的钥匙模型。钥匙上刻有“佛山援建”四个字,样式设计融入了民族文化与建筑文化元素,颜色闪亮夺目,承载着沉甸甸的援建故事

佛山高明对口帮扶云浮新兴,小康路上携手快跑

2016年起,佛山市高明区派出15名干部,对云浮市新兴县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工作,包括建立村级助医助学理事会、开展危房改造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截至2019年底,累计安排1 44亿元到云浮市。在对口帮扶新兴县的13个相对贫困村中,2941人成功脱贫,脱贫率为100%,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 6万元。

扶贫干部的口头禅

林宁,35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驻吴川市下村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多来,他总是奔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如何做强肉鹅产业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怎样建立起稻米产业链为振兴乡村“造血”?村里的校舍改造推进到哪一步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好的,我来想办法!”截至2020年6月,全村9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千亿鱼花 百年传承!带你走入佛山九江鱼花传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西江之畔的南海九江,依靠本土优势水产业,助推九江人民创业致富走向小康生活。作品通过条漫H5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九江水产业兴旺发展的诗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