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佛山对口帮扶湛江市洪江村:迈上脱贫致富康庄大道

在佛山市公安局对口帮扶之下,湛江市吴川市长岐镇洪江村创新思路,集约利用荒地建设农业观光基地,种植莲藕、百香果、桑葚、番薯、圣女果等农产品,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并设立农产品展厅,为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 村里的民生工程陆续跟上。污水全部集中处理,改善村居环境。路边亮起的一盏盏警灯,见证治安环境的改善。随处可见的公安主题壁画,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治安变好、环境变美,让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创业。2019年,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13817元,迈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跨越2000多公里,“顺德暖流”涌进凉山深处丨凉山一线见闻y

今年,由顺德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起,在顺德区委宣传部、顺德区扶贫开发协会共同推动下,万和电气积极参与“顺德暖流 情系凉山”帮扶行动,捐出50台电热水器。其中,对坪镇中心校20台,春江乡学校30台。此前,和的慈善基金会通过佛山慈善会捐赠春江乡79万元,建设饮水工程,为学校和周边群众解决饮用水难题,为他们带去顺德人民的一片情意、善心与温暖。

古村悠悠 村居小康新故事正在书写

张槎街道张槎村以美丽文明村居建设、活化古村落为契机,整村规划有序,设施配套完善,村居环境面貌提升,各项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村居生活环境舒适惬意,百年古村的小康新故事正在书写!

铿锵玫瑰

2016年,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女干部蔡红辉主动请缨,投身廉江市河唇镇风梢村扶贫工作,经过近5年的默默坚守、帮助风梢村发展黄皮果种植等项目,带领村民顺利实现脱贫。历经风雨迎硕果,同奔小康赢初心。

走近藏品丨从废墟到“桃花源”——水磨新生的见证

一把“金钥匙”,承启援建地的未来 一个个厚重的奖杯、奖牌 镌刻佛山援建者的汗水与荣光 在佛山档案珍藏馆的援建档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展柜里的“金钥匙”,它是佛山向汶川水磨镇整体移交援建工程仪式上的钥匙模型。钥匙上刻有“佛山援建”四个字,样式设计融入了民族文化与建筑文化元素,颜色闪亮夺目,承载着沉甸甸的援建故事

档案见证小康路——佛山扶贫印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直面当下,佛山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回首过去,佛山扶贫工作亮点频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和省内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中,佛山用实干践行使命。 岁月无声,档案有痕 扶贫路上的日志、信件 图片、音像、奖杯…… 见证着佛山在脱贫攻坚路上 走过的足印和收获的丰硕成果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档案里记录着的扶贫故事吧!

我有两个梦想,顺德全部帮我实现了!

我有两个梦想,一是希望学校能有一个标准的操场;二是希望学生们在学校也能洗上热水澡。这两个愿望,佛山顺德全部帮我们实现了!

顺德广绣走进凉山,一根绣线绣出脱贫致富新画卷

9月9日一大早,在四川凉山美姑县第一刺绣艺术工作坊,20岁的海来尔西娴熟地将发丝般的绣线穿过绣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幅色彩绚丽的彝家飞鸟图很快跃然绣布上,线条流畅,细节鲜活。 一个月下来,海来尔西不仅可以增收2000多元,还能顺便照顾好14个月大的孩子。刺绣工作坊内,彝族妇女在“飞针走线”中,一幅幅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口爆汁、甘甜无渣,3000亩“致富果”种下了!

宽阔的金沙江静静流淌,在大地上切削出深深的峡谷。8月11日,沿着谷底蜿蜒狭窄的山路,记者驱车来到距离雷波县城近百公里的卡哈洛乡大火地村,探访大火地优质脐橙种植园。

荒山野岭变“金山银山”!高中教师见证佛山扶贫力量!

漫步在云浮市郁南县平台村综合种养小区,遥望山头上的现代化肉鸡养殖棚,冼志达如数家珍:“2017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200亩的荒山,佛山扶贫工作队进驻平台村后,就逐步把这个荒山变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平台村属省定贫困村,由佛山市教育局帮扶。而平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冼志达则是来自佛山市第一中学,是高中物理高级教师,曾任高三级长。对于扶贫,他是一名新兵。然而扶贫和教育,在他看来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