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啊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文章
853
评论
0
加入时间
4年前

佛山三水下灶村: “问题村”如何逆袭成示范村?

9月中旬的广东,雨水“唱主角”。雨后的下灶村更显静逸。通畅的巷道、洁净的村庄、葱郁的公园,很难让人联想起,这曾是一条脏乱差、矛盾纠纷不断的“问题村”。 下灶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富景社区,2020年被纳入白坭镇乡村振兴十大片区。下灶村的蜕变是由内而外发生的。 2017年,下灶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三年来,下灶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凝聚力也有了质的飞跃,村中的发展从停滞不前切换到发展的快车道。如今的下灶村,不仅是白坭有名的文明和谐美丽乡村,也已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乡村治理的“白坭样本”。

佛山三水中社村:探路农旅融合 带动富民兴村

自6月21日佛山三水区白坭镇中社村和中盛农业生态园开园至今,43亩玫瑰葡萄已销售近5 6,只剩下不足8亩地。开园首日,线上直播带货吸引16万人次观看,线下数百名游客入园采摘,售出葡萄800斤,营收近4万元,同时还收到了几家水果批发商投来的“橄榄枝”。 三水是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中社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探路农旅结合发展路径,让“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是三水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缩影。

央媒到访佛山三水,聚焦“祠堂+文化”基层创新

“陈氏大宗祠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2013年重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不管是本地人或是外地人,都可以到祠堂里感受祠堂文化、本地文化、红色文化。”陈氏大宗祠内,守祠人陈达荣为央媒采访团介绍祠堂情况。 8月23日,由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到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开展实地采访,深入了解三水“祠堂+文化”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美丽湾区】佛山三水探索政企合作治水新路径

政企合作治理黑臭水体,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迈出成功一步。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该镇邓坑村涌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通过验收。邓坑村涌也是全区今年新纳入城乡黑臭水体整治目标的11条水体中,首条通过竣工验收的水体。

佛山三水陈氏大宗祠:昔日家族祠堂,今成公共家园

7月27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陈氏大宗祠第九届暑期夏令营书画培训班开班。未来15天,70名青少年将在此学习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国画、素描。他们当中,既有白坭本地人,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位于白坭镇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不仅是一个借古开新的公共文化空间,更是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推动社区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其所在的富景社区是白坭最大的村居,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两倍。 近年来,白坭镇在富景社区开展社区融合试点工作,以祠堂为载体、文化为纽带,推动本地人与外地人融合,探索共建共享共融路径。外来务工者的归属感,便是其探索成果的最有温度的注脚。

佛山三水:以艺术为媒,展现乡村振兴亮点成果

49件粮食纪念票证收藏入馆、创意良仓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乔十光漆艺工作室正式对外开放……7月11日,佛山文创古镇粮食博物馆粮食纪念票证捐赠仪式暨乡村振兴项目参观活动对外展示了乡村振兴亮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