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委宣传部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文章
2391
评论
0
加入时间
6年前

佛山顺德:红色文化宣讲进校园传播革命精神

佛山顺德新时代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走进北滘坤洲幼儿园,为小朋友讲述党的历史和西海大捷故事,并向幼儿园赠送抗日战争故事书。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顺德新时代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除了走进村社区、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外,还举办“红色情怀、共创和谐”亲子活动,“大手牵小手”宣讲员培训班等丰富活动内涵。

佛山顺德非遗纪录片:永春拳传承人陈国基

永春拳是南拳体系中的内家拳,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拳种之一。其以小练、寻桥、标指三拳为基础,以“短桥窄马”为特色,由扣、弹、割、切等十个要诀组成手法,力量运用灵活有弹性。清末民初永春拳名家梁赞首徒陈华顺是将永春拳传入佛山顺德的第一人,其在家乡杏坛镇东马宁村设馆授徒,传至现任永春拳掌门——其曾孙陈国基已是第四代。2009年,永春拳被列入顺德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七岁起随父陈家廉习武的陈国基也于2014年被评为顺德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佛山顺德:校园春播,播下劳动的种子

现场种植时,每个班派5名小组长到达鲸狮农场自己班级的区域,参加种植活动。在农场里,老师实地讲解,耐心又细心地指导同学们完成撒种、栽苗、浇水等劳动。同学们对种植实践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感受着亲手劳动带给他们的喜悦。

佛山顺德:十镇街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开放

3月28日,佛山顺德十个镇街的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全面启用,为市民提供完善、安全的接种服务。顺德区相关负责人指出,各镇街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对疫苗接种工作作出合理安排,助力防疫的同时,方便市民接种。

佛山顺德升级打造12条“红色线路”

近期,顺德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提升了15个党员教育基地,推动了16个红色村(社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形成了12条就近就便开展“四史”教育的现场教学线路。在“七一”前,顺德计划推出200辆“红色专列”大巴党校,组织1万名党员群众参加专题培训,采取“去程讨论、现场教学、回程总结”的生动教学模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佛山顺德非遗纪录片:粤绣(广绣)传承人阮贤娥

广绣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与潮绣合称粤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佛山顺德广绣以线绣见长,侧重双面实用品绣,是广绣的重要分支。阮贤娥先后跟随廖氏老人、阮三妹和何少霞学习广绣,是顺德持续从艺时间最长的绣工之一,于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这里读懂祠堂,佛山顺德将建祠堂文化博物馆

俗语讲“顺德祠堂南海庙”。据文献记载,顺德兴建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大小宗祠遍布城乡,为数逾万,构筑宏丽。《顺德县志》记载:“顺德最重祠堂,大族壮丽者,动费数万金。其大小宗祠代为堂构,千人之族,小姓单家,祠也数所。曰‘大宗祠’者,始祖之庙也,庶人而有始祖之庙,追远也,收族也。”其中,祠堂之盛,又以北滘碧江为最。因而,作为集众多传统观念与经济背景于一体的顺德祠堂,其丰富深邃的内涵令人留连其间,回味不已。

佛山顺德容桂“情怀河”改造 居民出门见景

2021年2月,佛山顺德容桂“情怀河”项目首段河岸完成改造启用,改造提升后的情怀河换新颜。这是容桂卫红社区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成果。“情怀河”项目首段河岸沿线长度175米,改造面积约3900平方米,首段亮化工程对容奇新涌水闸至濑仔桥河段两旁景观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成为了市民休闲好去处。

佛山顺德8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

3月28日上午,佛山市举行2021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顺德分会场设在杏坛美的机电工业项目现场。上半年,顺德开工投产重大项目共85个,总投资827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位列五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