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佛山英雄儿女,无畏革命先锋

佛山作为一个拥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城市,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畏牺牲、忠于党国的英雄儿女。视频介绍了陈铁军、罗登贤两位佛山英雄儿女的生平和英勇事迹。视频素材取自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赤子行团队过去两年的调研成果与实践经历,他们通过深入发掘佛山本地的红色人物和红色事迹,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旨在实现红色精神的继承和传播。

全市第一个区级党校在石湾揭牌,打造家门口的红色教育新

3月18日,全市第一个区级党校——禅城区委党校正式揭牌运作。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历程、领略“红色禅城”……全区4万多名党员,4000多名干部将在这里接受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禅城也将依托这一“家门口”的红色教育阵地,造就一批忠诚于党的事业、符合禅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村(社区)党员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为禅城建设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打造更具含金量的“强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建党百年,永远跟党走》

本作品用H5页面的形式,以党的历史学习开始,从中体会党的初心和使命。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党史,传承党的精神,并将优秀党员视为学习对象,不断向党组织靠拢,为祖国未来添砖加瓦。(作品链接:https: c7 rabbitpre com m2 aUe1ZjYaxX)

红烛心向党 信仰心中有

为响应党的号召——以社会实践的方式接受红色教育,以及重走红色足迹、追溯挖掘红色故事去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我们小组经过多次线上讨论,并结合线下实际情况,最终敲定革命先驱谭平山先生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大田村的基层党员干部为研究对象,并以“红烛心向党,信仰心中有”为主题。我们派出调查组的两名成员于2021年2月5日分别来到佛山市高明区的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谭平山故居、佛山市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杨和镇大田村,认真进行实地调查学习和就地访问。

佛山禅城:走进吴勤烈士陵园

吴勤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57号(原大福路南浦村),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司令的吴勤烈士而建立的。

原创朗诵——《木棉花开》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为了表示自己铁下心肠干革命的决心,她将原名燮君改为铁军。陈铁军,钢铁的铁,军队的军。她出身于广东佛山一个殷实的华侨家庭,周文雍,毕业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他们本可以选择比常人更安逸的生活。 但面对死亡,年轻的他们从容不迫。这对年仅20多岁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条艰难的革命道路之中,他们相信,只有革命,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真正拯救中国!他们相信,将来木棉花开遍全国的时候必将迎来胜利!他们说:为了革命,我们死而无憾!他们在刑场上举行了婚礼,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新婚的礼炮! 木棉花开红似火,不怕血雨与腥风! 烈士们的鲜血如同盛开的木棉花一般,成燎原之势点亮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前途。 青年的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更多青年像陈铁军一般,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南粤青年既有仰望星空的家国情怀,又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以锐意进取之态,把祖国、把家园,全力建设成为最美好的模样! 朗诵:帅栩洁、汤泽强、金阳、童子仪

石湾番村搭建“村企就业交流”平台,大喇叭播放用工信息

3月30日,番村“红色讲师团”系列活动在佛山世纪车城宝兴4S店进行,本次活动根据“红色讲师团”牵头开展三级党建网格联系群众所收集到的辖区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需求,以“村企共建 共促就业”为主题,“红色讲师团”讲师、番村村党委副书记黎仲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爱岗敬业”、“做好自己也是爱国”等话题,向4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宣讲,提醒大家一定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诚信待人,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