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梁启钊穷其一生浇铸狮魂
狮有南北之分,白坭醒狮师承南狮一脉,在南粤地区有响当当的名头。
家在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的梁启钊,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跟随村里的联义堂学习南狮,中年时期便成为三水、南海等地的名教头。
如今,这位南狮文化传承人已80高龄,仍奔走各地教授门徒,白坭第二小学更特意开设了南狮班,邀请梁启钊开坛授艺。在他眼里,南狮文化的精髓,不单单是强身健体,更在于以道化人。
李广彬带动乡邻走上勤劳致富路
1991年,白坭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广彬开始做起蔬菜流通生意,从一名小菜贩做到“蔬菜流通大王”。
30多年的党龄,李广彬一直将农民兄弟放在心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蔬菜滞销时,李广彬宁愿自己的蔬菜积压,也要先收购农民兄弟的蔬菜;合作社成立后,李广彬坚持“保底价”收购,宁可不赚钱也要让农户多挣钱。
群雁高飞头雁领。村民都说,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了,都要感谢李广彬。可李广彬却表示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他的“追求”,是个人成功的同时,带动更多乡邻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梁顺超反哺故里热心家乡建设
他是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无人不知的“超哥”,更是乡亲们眼中的大好人。1985年,梁顺超拿着拼凑来的2万元下海打拼,最终在棉纺业闯出一番天地。事业有成后,他亦不忘反哺故里。他的慈善之举以赞助龙舟运动为开端,延伸到捐资助学等领域。
莫才好扛起村里发展大旗
她是朋友眼中的“好姐”,也是村民口中的“好书记”。她是“中国好人”,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岗尾村党支部书记——莫才好。
莫才好忙前忙后争取将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到村里,村民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在村里的闲置篮球场盖党建文化楼,让村里的老人有活动场所,岗尾村逐渐焕发新貌。
李英全帮助职工和企业解决劳资纠纷
这位双鬓斑白的金牌调解员李英全,是化解企业与职工之间纷争的“和事佬”,在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从事劳动仲裁。
“做得好,群众自然会认可。”李英全时常如此自勉。“无一例处理不当,也无一例人情案”——这是业界和群众对他深沉而有力的赞誉。
谭旭日记录本土饮食文化
如何尽快融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谭旭日的方法是,从吃着手。
谭旭日是湖南安仁人,2010年来到佛山三水工作,并在白坭镇安了家,成了一个新白坭人。谭旭日喜欢美食和写作,这8年来,他一边寻味、一边书写,将白坭甚至三水舌尖上的美味变成一个个铅字,西江河虾、腊鸭扎、黑皮冬瓜……
书写美味,他与文字共舞传播白坭特有的饮食文化;不忘初心,他身体力行为新白坭人融入本地注入活力因子。
周庆添为陶瓷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1990年,周庆添开始了陶瓷模具研发。30年的从业生涯里,他成为“创造第一专业户”。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不忘投身参与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各项活动,将白坭制造推向更广阔的平台。
对他来说,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都牵挂着白坭,也思考着如何能为白坭带来更好的技术,引来更大的机遇。
姜宏伟跳出象牙塔 闯出新天地
作为一名博士后,18年前姜宏伟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一次偶然的接触,他与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土生土长的企业结缘。姜宏伟喜欢白坭,这里可以让他在一天的忙碌过后,第二天以充沛的精力驰骋在科研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