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记

佛山方志影像·传统村落| 高明朗锦村《沧江明珠 朗上之锦》

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与佛山市指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佛山方志影像·传统村落》系列精品视频,通过家风家训、传统民俗风情、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内容展示佛山传统村落的人文特色。 高明区朗锦村,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村里的古祠堂群,是朗锦村历史文化传承的见证者。青砖墙、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墙壁配有诗画,人物栩栩如生,木雕、石雕精工细琢,技艺精湛。2006年,朗锦村祠堂群被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农历二月食角仔的传统民俗,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如今,“角仔节”已经形成富有更合本土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乡村兴振的战略下,朗锦村从2019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是对朗锦祠堂群进行全面修缮,对周边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努力提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朗锦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该视频登上佛山学习强国。

佛山三水:文创古镇庆丰收,畅游白坭看振兴

9月22日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佛山三水白坭以“文创古镇庆丰收,畅游白坭看振兴”为主题开展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白坭镇在实现全面小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样也吸引市民到白坭镇畅享乡村旅游。活动在一片欢乐的歌舞声中,农民朋友把自己生产的冬瓜、玉米、萝卜等农产品带到会场,与市民一道分享丰收喜悦,共庆丰收佳节。

佛山三水中社村:党建聚民心 旧村换新颜

佛山市三水区中社村是白坭镇樵桑联围脚下一个典型的岭南村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示范点之一。中社村探索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四会联动”的乡村治理模式,在乡村振兴中营造奋勇争先、共建共享的氛围,带领村民走进小康生活。

佛山: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的“三水做法”

再造一个“十里画廊”,六成以上自然村创建美丽宜居村,力争今年农民人均增收10%以上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佛山三水正在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建设相匹配的美丽乡村,构筑相应的美丽经济与美丽生活。 美丽三水新优势不断点亮湾区美好生活。2020年,三水将聚焦于工作提升、提质、提品、提效,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志泉表示,三水依托本身的特色以“五大路径”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以“五个美丽”推动美丽三水建设,以“精品理念”打造精美示范片区,“富民兴村”引领美丽经济发展,逐步探索出乡村振兴的“三水做法”。

佛山方志影像·传统村落| 禅城孔家村《天南圣裔 水乡孔家》

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与佛山市指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佛山方志影像·传统村落》系列精品视频,通过家风家训、传统民俗风情、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内容展示佛山传统村落的人文特色。 禅城区孔家村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数较多、移居较早的孔子后裔居住地。孔氏后人秉承先祖遗风,以渔耕读书为世业,考取功名者甚多。明清两代共培育出进士1人,举人8人,副贡生3人,庠生13人,一品至九品官职的有70多人,将军有3人。罗格孔家簪缨世泽,人才辈出。孔继勋,清道光年间进士,岭南大盐商,最为后世广闻的,便是兴建私人藏书楼岳雪楼。岳雪楼被誉为清末“广东四大藏书楼”之一。为了延续和发扬祖辈勤于读书、重文兴学的传统,孔家村还逐渐恢复了文昌诞、开笔礼等民俗活动,古村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文化气息。孔家村在2016年就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未来村内将对祠堂、民居等古建筑逐步进行修缮,盘活村内的古建筑、河涌、传统民俗活动等资源,发展富有岭南水乡文化特色的人文古村游。

佛山三水:以艺术为媒,展现乡村振兴亮点成果

49件粮食纪念票证收藏入馆、创意良仓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乔十光漆艺工作室正式对外开放……7月11日,佛山文创古镇粮食博物馆粮食纪念票证捐赠仪式暨乡村振兴项目参观活动对外展示了乡村振兴亮点成果。

春至税暖|智造赋能夺天工 人勤税暖日争新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越来越多佛山制造企业意识到,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佛山机器人行业在抓紧复工复产的同时,危中寻机,加速突围,彰显“佛山智造”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