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精品征集

佛山三水陈氏大宗祠:昔日家族祠堂,今成公共家园

7月27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陈氏大宗祠第九届暑期夏令营书画培训班开班。未来15天,70名青少年将在此学习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国画、素描。他们当中,既有白坭本地人,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位于白坭镇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不仅是一个借古开新的公共文化空间,更是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推动社区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其所在的富景社区是白坭最大的村居,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两倍。 近年来,白坭镇在富景社区开展社区融合试点工作,以祠堂为载体、文化为纽带,推动本地人与外地人融合,探索共建共享共融路径。外来务工者的归属感,便是其探索成果的最有温度的注脚。

“聚沥微课”正式上线,致力打造最适合基层的理论学习平

“聚沥微课”是大沥镇组织工作办、大沥镇宣传文体办、大沥镇委党校、“南方+”联合打造,搭载在“南方+”客户端上,以“南方+大沥频道”为主要入口,将为大沥一万多名党员提供线上党课学习园地,将充分发挥镇委党校阵地引领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打造线上新时代南海讲堂。

敲破黑暗 迎接光明

在疫情的威胁始终笼罩在城市上空时,每个城市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城市精神力量。身处佛山的每个人也心系着疫情发展,希望将自己的勇气传递给其他人。金木新媒体用自己的公众号,制作了当时最新的新媒体内容。全息图片的方式,能够让观众通过点击推文内的佛山城市图片,给佛山的城市夜景注入光明。点亮我的城市,一夜之间刷屏朋友圈,成为许多佛山人疫情期间的一份精神鼓舞。

“温爱佛山 网上行通济”融创产品

2月8日零时,由佛山市文明办和市委网信办指导,佛山传媒集团策划,佛山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的“温爱佛山·网上行通济”融创产品上线。截至9日24时,共有超130万人参与,产品浏览量达211 4万。这款产品集手绘长图、实拍全景、民俗知识、防疫科普、集福抽奖、新年祝福、定制海报等多种趣味元素于一体,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也能行通济。市民能在产品中领取“生菜”“风车”、集五福抽奖,能听到粤语、普通话、英语等多种人物语音音效;产品融入扶危济困的新主题,沿途可以看到元宵公益市集、志愿者义卖等活动;在模拟“生菜池”旁,市民还能360°观看往年行通济的盛况。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甘绮霞认为,“温爱佛山 网上行通济”融创产品让佛山市民足不出户也能祈福、纳福,是对优秀传统民俗活动的传承创新,是对融媒时代融媒产品惠民性、便捷性和广覆盖特点的彰显,是疫情防控时期对公民责任和文明风尚、文明行为、文明素养的传播,是在佛山新春佳节之际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生动体现。

塔坡庙会新玩法,线上漫游品非遗

2020年塔坡庙会线上H5是念响新媒体牵手祖庙街道,首次创新开展文商旅“线上+线下”玩法的尝试。通过H5游戏“云漫游”佛山老城3 6公里文旅路线,将老城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商务资源串联起来并搬上“云端”,讲佛山故事、品佛山非遗、赢取塔坡庙会专属文创礼品、参与网红直播带货,与线下可赏佛山美景、畅享消费折扣优惠,打造线上线下互通的“网红庙会”,吸引了佛山四大著名商圈的众多商家与大型地产企业的赞助,推出后线上H5的浏览量已超过10万+,得到众多市民的参与和支持。

佛山市顺利完成全国首个疫情期间援助湖北评标项目

3月19日,随着7名专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在评标报告上签字确认,“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十堰基地迁建项目焊装车间公用动力”项目的评标工作顺利完成。这是全国首个疫情期间援助湖北评标项目,也是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的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该作品体现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国各地要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合力、共克时艰,助力疫情期间十堰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不断档”、服务“不掉线”,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平稳发展。